艾司唑仑并不是“安眠药之王”:长期失眠必须知道的两大真相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31 10:53:13
长期失眠的人,往往把艾司唑仑当成“救命稻草”。它既能助眠又能抗焦虑,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但很多人忽略了两个关键真相——
真相一:第二天“宿醉感”强烈
服药后常会出现头晕、乏力、脚下像踩棉花,注意力、反应力下降,跌倒和交通事故风险随之增加。
真相二:长期依赖或增加痴呆风险
艾司唑仑属于第一代苯二氮卓类,连续服用数月到数年,研究显示可能与认知功能下降、老年痴呆发生率上升有关。
因此,用药必须遵循“三原则”
1.低剂量:以最小有效量起始。
2.短时间:连续服用不超过2–4周。
3.间断用:必要时才服,避免每日依赖。
新选择: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
如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半衰期更短、次日残留效应更小,但仍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中西联合,降副增效
40 余年临床证实:在精准西药剂量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如疏肝解郁、养心安神),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减轻不良反应,提升患者依从性。
温馨提示
失眠背后可能是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障碍。任何安眠药都不是“长期饭票”。务必先由精神科或睡眠专科医生全面评估,再决定是否需要药物以及用哪种、用多久。
如您或家人正受抑郁、焦虑、双相、精神分裂、顽固失眠等困扰,可留下联系方式,24 小时内将有专业团队与您一对一沟通,制定个性化方案。健康睡眠,从科学评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