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
-
劳拉西泮vs奥沙西泮:抗焦虑药怎么选?搞懂3大差异,用药更安心
面对焦虑情绪,不少患者在门诊都会问:“劳拉西泮和奥沙西泮都是治焦虑的,为啥我用这个,别人用那个?到底有啥不一样?” 其实,这两种药虽同属苯二氮䓬类,作用原理相似,但临床用法各有讲究 —— 选对不选贵,关键看症状、看身体状况、看用药场景...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9 14:29:57 -
从医30年:抑郁症治疗别踩这4个“坑”,否则吃药可能白搭!
从医三十余载,我接诊过无数抑郁症患者,在临床中发现一个明显规律:有些患者恢复迅速,能较快回归正常工作与生活;而另一些患者却陷入 “反复怪圈”,病情时好时坏,即便坚持服药,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其实,抑郁症的治疗从来不是 “吃对药就万事...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9 10:55:22 -
精神类药物成部分年轻人“日常配置”:中西结合能否破“依赖”困局?
在当下生活里,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正悄然浮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与精神类药物相伴。从缓解情绪的抗抑郁药到改善睡眠的安眠药,从偶尔服用应急到长期依赖维持状态,药物似乎正逐渐成为部分人支撑日常的 “基础配置”。这一现象背后,不仅关乎个...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9 10:28:01 -
失眠 3 年越补越醒?中医:没辨清这 3 种根,安神药反成 “添乱药”
“主任,我失眠 3 年了,酸枣仁、安神补脑液换着吃,中医开的‘安神方’也喝了不少,可越吃越累,每天凌晨 4 点准醒。是不是中医治不好我的失眠啊?”最近门诊遇到的这位患者,道出了不少失眠者的困惑。其实并非中药没用,而是没找准失眠的 “根”—...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8 16:26:17 -
阿普唑仑:缓解焦虑的 “安心药”,还是隐藏风险的 “双刃剑”?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焦虑、失眠已成为困扰无数人的 “都市病”。当情绪波动如潮水般涌来,或漫漫长夜难以入眠时,药物往往成为人们寻求慰藉的选择。阿普唑仑因起效迅速、镇静效果显著,成为短期缓解焦虑与入睡困难的常用药,也被不少人亲切地...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8 15:08:45 -
抑郁好转的 5 个「隐形信号」:身体正在悄悄重启
在临床诊室里,我最常听到患者带着忐忑的语气问:“主任,药吃了这么久,到底有没有好转呀?怎么才能看出来呢?” 其实他们不知道,抑郁的消散从不是 “突然变好” 的瞬间,而是像春雪消融般,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生活的细节里。如果你正走在康复的路...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8 11:04:22 -
长期吃艾司唑仑?牢记 “一要三不要”,远离成瘾与副作用
“晚上睡不着,吃片艾司唑仑”,这是不少失眠者的应对方式。作为常用的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艾司唑仑确实能快速改善睡眠,但长期服用绝非 “吃了就忘” 的轻松事—— 一旦用药不当,它可能从助眠的 “救命药” 沦为伤身体的 “隐患源”。今天就...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8 10:55:58 -
孩子停抗抑郁药,没有“万能公式”:一份给家长的实操避险指南
1、先划红线● 停不停药,必须由儿童精神科医生综合评估,家长、孩子、学校三方共同参与决策。● 任何“快速停药”“抄同学方案”“自己减半片”的做法,都可能把可逆不适变成复发危机。2、评估五连问(医生也会问这些)1. 药效:过去 4–6 周症状评分...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6 11:26:58 -
“明星抗抑郁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短期利剑,长期如何不伤人?
1、起效快,但非“一吃解千愁”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等)是SSRI类“王牌”,1–2周先觉焦虑减轻,4–6周抑郁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精力下降)才明显缓解。规律用药是前提,擅自加量不会“好得更快”。2、长期吃,身体真的会“记账”① 常见...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6 10:09:35 -
肝郁不开心:中医三招,把“逍遥”找回来
“医生,我日子不差,为什么就是开心不起来?”——这是心理门诊里被问得最多的一句话。中医把这类情绪低谷统称为“郁证”,核心病机只有四个字:肝郁气滞。《黄帝内经》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长期压力、情绪压抑,就像把肝这条“情绪下水...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5 16: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