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吃安眠药?5味“中药艾司唑仑”帮你温和找回好睡眠
01 为什么能“快”又“稳”地入睡?
中医一句话:“阳入于阴则寐”。白天阳气外浮,夜晚应回归阴分,心神才能安定。可加班、刷手机、情绪内卷……让阳气该收收不住,大脑持续“开机”,自然失眠。
中成药不靠“麻醉”神经,而是把“阳气”劝回家,把“心神”按回窝,恢复自身节律。第二天少有“宿醉感”,也不易依赖。
02 5位“中药艾司唑仑”选手
(按失眠类型对号入座,效果因人而异,连续服用1周仍无效请就医)
1、朱砂安神丸——“焦虑型”首选
症状:越累越睡不着,闭眼就心慌、胡思乱想。
亮点:重镇安神,清虚烦。
注意:含朱砂(硫化汞),连续服用≤2周;孕妇、肝肾功能差者禁用。
2、天王补心丹——“多梦易醒型”专用
症状:睡不沉、梦多、半夜醒再难入睡,伴健忘、心悸。
亮点:补心血、滋心阴,适合长期熬夜、用脑过度人群。
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含糖剂型,糖尿病患者选无糖型。
3、酸枣仁口服液——“轻度入睡慢”伴侣
症状:躺半小时仍清醒,白天精力尚可。
亮点:单味酸枣仁浓缩,口感微甜,携带方便。
注意:糖尿病患者选无糖型;感冒发热时暂停。
4、柏子养心丸——“虚烦+盗汗”合并款
症状:夜间潮热、手足心热、睡醒汗多。
亮点:养心安神通便,适合更年期、产后阴血亏虚者。
注意:腹泻者减量;含蜂蜜,糖尿病患者慎用。
5、安神补脑液——“学生党/打工人”疲劳型
症状:头晕健忘、注意力差、入睡难。
亮点:鹿茸、制何首乌兼顾“补精填髓”,白天不犯困。
注意:含酒精,酒精过敏及开车前勿服;青少年遵医嘱。
03 速查表:我能不能吃?
04 安全用药3句话
1、辨证第一:对照症状选药,比“别人说好”更靠谱。
2、周期控制:朱砂类≤2周,其他≤4周;无效就停,别硬撑。
3、复查指标:长期服药每3–6个月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05 非药助攻,效果翻倍
① 固定上床/起床时间,误差<30分钟;
② 睡前90分钟远离手机、咖啡、浓茶;
③ 晚餐七分饱,少辛辣;
④ 睡前热水泡脚10分钟+足底涌泉穴按压1分钟;
⑤ 白天晒够20分钟太阳,让褪黑素白天“关机”、晚上“开机”。
今晚,愿你“阳入阴”、枕上无烦,一觉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