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常识

守好“生命过滤器”——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护肾全攻略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20 11:31:11

一、药物是把双刃剑

精神类药物能让情绪重归平静,也可能在悄无声息中给身体埋下隐患。今天我们聚焦肾脏——这座每天过滤180升血液的“生命过滤器”——看看哪些药物最容易让它“超负荷”,又该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

二、肾脏最怕的4类药物

1. 锂盐(碳酸锂等)

排泄全靠肾,血锂浓度一旦超标,就可能出现急性或慢性肾毒性。

2. 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等)

可诱发尿潴留,膀胱胀得慌,肾却“背锅”。

3. 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等)

体位性低血压→肾血流骤减→缺血缺氧。

4. 部分新型药物(帕利哌酮、氨磺必利等)

单用相对温和,但与利尿剂、NSAIDs 同服时,肾负担会翻倍。

三、身体发出的4个求救信号

1. 尿量突变:少到400 mL/日以下或多到夜尿≥2次。

2. 水肿:先肿眼皮、后肿脚踝,一按一个坑。

3. 异常疲惫:睡够8小时仍像“没电”。

4. 尿液变色:浓茶色、洗肉水色或泡沫久久不散。

四、护肾5步法

① 定期查肾功:血肌酐+eGFR+尿微量白蛋白,锂盐患者至少每3个月一次。

② 剂量个体化:肾功下降先减药,而非等“坏了再修”。

③ 生活方式:

‑ 食盐≤5 g/日,白开水1500-2000 mL/日(心功能允许)。

‑ BMI>24先减重,腰围男<90 cm、女<85 cm。

④ 药物清单随身带:就诊时把处方药、保健品、中药一股脑儿给医生看,避开“肾毒性叠加”。

⑤ 出现信号立即就医:早一天干预,肾功能就多一分回转余地。

精神类药物是通往康复的桥梁,而科学监测和主动管理则是桥梁的护栏。定期查、及时调、好好生活,就能把“副作用”关在笼子里,让药物真正为己所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