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常识

西药稳定后,中药能“接班”吗?——精神药物减停的真相与路径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6 13:39:40

1、先给患者一句“定心丸”

“大夫,症状压下去了,能不能换中药把西药停掉?”——这是精神科门诊最高频的问题之一。

统一回答:

① 西药仍是“定海神针”,擅自减量或停药,复发风险立刻飙升;

② 中药可以介入,但定位是“副驾驶”,不是“司机”;

③ 能不能减、怎么减,需要“医生+患者+时间”三方共同投票,投票权永远不在单方。

2、为什么西药不能突然停?

精神症状被控制,是因为西药持续调节多巴胺、5-HT、GABA 等递质水平。一旦血药浓度骤降,受体重新失衡,会出现“反跳”或“撤药综合征”:焦虑暴增、情绪断崖、甚至幻听重现。数据提示:抑郁症擅自停药,6 个月内复发率>50%;精神分裂症高达70%~90%。

3、中药到底能干什么?

① 减“副作用”:乏力、便秘、月经紊乱、体重增加,可用健脾升清、调肝理气类方剂改善;

② 调“体质”:失眠伴心悸者,辨为“心脾两虚”,可用归脾汤;坐立不安、舌红脉弦者,多为“肝郁化火”,可用丹栀逍遥散;

③ 筑“过渡期”:在血药浓度平稳前提下,逐步拉长西药间隔、降低剂量,中药同步稳定气机,为“减量窗口”提供缓冲。

记住三条铁律:

A. 必须让主治西医知道你在喝什么方;

B. 每 4~6 周复查量表、血药浓度、肝肾功能;

C. 一旦出现睡眠缩短、情绪升高或低落、幻觉苗头,立即“踩刹车”,恢复原剂量。

4、关于“根治”的误读

目前无论 DSM-5 还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都没有“根治”这一说法。精神疾患更像高血压、糖尿病——需要“临床治愈+功能恢复+复发预防”。

西医目标:症状消失、社会功能恢复;

中医目标:体质再平衡、情志自稳态建立。

二者合一,才能把“年复发率”从 60% 降到 20% 以下。

5、减药“四步曲”(务必在医生指导下)

Step 1 稳定期:症状完全消失≥6 个月,生活/工作恢复≥80%,血药浓度位于治疗窗中上位;

Step 2 评估期:PHQ-9、HAMA、PANSS 等量表≤3 分,肝肾功能、心电图、体重指数无异常;

Step 3 减量期:每 2~4 周减原剂量 10%~25%,期间中药辨证介入,记录睡眠、情绪、副作用;

Step 4 维持期:最低有效剂量维持≥12 个月,中药改为隔日或每周 2~3 次,定期复查。

任何一步出现波动,立刻回跳至上一步剂量,绝不“硬撑”。

6、给患者和家属的三句忠告

① 不迷信“纯中医”“断根疗法”;

② 不私自网购“秘方”“祖传丸”;

③ 把“复诊”当“体检”——即使一切良好,也至少 3 个月见一次医生。

7、我们随时在线

如果您或家人正在经历抑郁、焦虑、双相、精分、失眠等困扰,对用药、减药、中药配伍有任何疑问,留下电话/微信,精神心理科中西医联合团队将在 24 h 内与您一对一沟通,制定个体化方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