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和”到“神安”:一位中医师破解焦虑的通和之道
“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不怯。”《黄帝内经》用一句话点破:气机条达,意志自畅,恐惧无由生根。今天的我们,被deadline、房贷、育儿、内卷层层围堵,焦虑成了时代流行病。很多人一慌就吃镇静药,药劲一过,心跳依旧如鼓。治标未治本,根源在“失和”。
一、失和:外堵内滞
外堵——信息、情绪、关系,像早高峰的环路,红压压一片,气不得行。
内滞——思伤脾,郁伤肝。脾虚无以化血,肝郁久则化火,心神失养,于是惶惶不可终日。
二、复和:疏肝·健脾·养神
治则只有八个字:
“先疏其郁,再补其虚;令气血自流,神自安宁。”
门诊实录
32岁产品经理Lily,半年来“总感觉项目会炸”,胸闷叹气、夜眠三易其枕。
舌淡红、边齿痕,脉弦细——肝郁脾虚、心失所养。
方用逍遥散加酸枣仁15 g、合欢皮12 g、浮小麦30 g。
两周后,她第一次没靠安眠药睡满6小时;三月后,脉转柔和,自述“心里像被熨平”。
三、日常续和:三把钥匙
1、作息:22:30 上床,7:00 前起床,给肝胆排班表。
2、运动:每日快走6000 步,微汗即止,以行气不耗气。
3、情绪:写“焦虑清单”,把模糊恐惧落成文字,再逐条销号——给肝气一条出口。
四、中西协同:1+1>2
中药调肝脾肾,可提高患者对西药耐受度,减少嗜睡、震颤等副作用;
西药快速控症,为中药“争取调理时间”。
两者联手,既救急也救本,已被多项循证研究证实可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
如果你或家人正被抑郁、焦虑、双相、精分、失眠纠缠,可留下“姓名+电话+主要困扰”,24 小时内会有专业医师免费回电,一起把“和”字重新写回身体里。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具体用药请面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