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不是敌人,是脏腑在呼救——中医辨证调五脏,告别“终身吃药”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7 10:18:28
很多人一出现心慌紧张,就被贴上“焦虑症”标签,从此踏上长期服药、时好时坏的路。中医看来,焦虑不是孤立的“病”,而是脏腑失衡的警报。只盯着“镇静”用药,等于掩耳盗铃。
一、焦虑是果,五脏失调才是因
1、肝气郁结:压力久压,气机堵→烦躁易怒、胸闷、失眠。
2、心神失养:思虑过多,心血亏→心慌、心悸、安全感缺失。
3、脾胃虚弱:忧思伤脾,气血少→疲惫、胃不和则卧不安。
二、调脏腑,比“抗焦虑”更治本
28岁女,焦虑3年,西药昏沉无效。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肝郁血虚、心神失养。
方策:
疏肝:柴胡、白芍;
养血:当归、酸枣仁;
健脾:党参、茯苓;
安神:远志、龙眼肉。
4周:睡眠深、心慌减;8周:自述“有力量”,可独自乘地铁。后续随证加减,半年停药无复发。
三、关键在“辨证求本”
同显焦虑,有人属肝火,有人属痰湿,有人心肾不交。一方通杀=隔靴搔痒。
四诊合参,找到失衡环节,恢复阴平阳秘,情绪自稳。
四、中西合璧,安全增效
中药调肝肾、补气血,可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耐受,缩短疗程。逐步减停西药,复发率更低。
结语
焦虑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不是终身判决。先别急着“压”,不妨听听脏腑在说什么。辨证调五脏,才能真正松绑药物,把生活还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