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
-
别让“好得差不多了”毁了他一生——一位精神科老医生写给精神分裂症家庭的叮嘱
“医生,您再看看,小张他……又犯病了。”小张母亲的手背因为攥得太紧而发白,病历本被汗水浸出一圈褶皱。她今年 58 岁,看上去却像 70 出头——这是第三次陪儿子来急诊。第一次:19 岁,刚上大一。• 主诉:耳边总有人骂他,邻居要害他,整夜不睡...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04 13:32:08 -
乱麻须快刀,亦需细梳——四十年临证手记: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西医重生之路
从医四十余载,我见证过无数悲欢离合,却有一对老夫妇与他们儿子的故事,像深秋里的一束暖光,长久地照在我心里。两年前,凉意初透的傍晚,两位白发老人搀着一位三十出头的小伙子推门而入。小伙子低头攥衣,喉间发出断续的怪声。母亲红着眼说:...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04 10:59:13 -
三药同台:地西泮、氯硝西泮、劳拉西泮抗焦虑与不良反应全景比较
一、三兄弟“身份证”1.地西泮(Diazepam,安定)• 起效:口服15–30 min;静注1–3 min• 半衰期:20–100 h(长效)• 主战场:广泛性焦虑、早醒型失眠、肌痉挛、急性癫痫2.氯硝西泮(Clonazepam,氯硝安定)• 起效:30–60 min• 半衰期:18–50 h(中长效)• 主战场:慢性...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04 10:39:24 -
三把“家常钥匙”,打开夏日郁结之门——茼蒿·黄花菜·芹菜的疏肝密码
夏至阳气极盛,暑热挟湿,最易让人“肝火上头”:心烦、失眠、胸闷、两胁胀痛。此时与其盲目进补,不如先疏通肝气。下面这 3 种菜市场随处可见的“疏肝菜”,价格亲民、做法简单,坚持吃 1~2 周,身体自会告诉你什么叫“一通百通”。一、茼蒿:疏...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02 11:24:46 -
“夏养阳,郁自开”——三伏天抑郁症中医调养全攻略
一、为什么抑郁的人最怕过夏天许多患者形容:入伏后就像被湿棉被裹住——四肢沉重、心烦易怒、精力归零。现代医学将其归为季节性情绪波动;中医则看作“暑湿外袭,寒郁内伏”。此时自然界阳气最盛,恰是借天力驱散体内“阴寒郁结”的黄金窗口。二...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02 11:17:54 -
情绪忽雨忽晴?——女性“脏躁”全解:原因、分型与日常自护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地铁里一位女士突然掩面而泣;办公室同事因一句无心之话拍案而起;闺蜜聚会时,她哈欠连天,却说不出哪里不舒服。若体检指标一切正常,却反复出现“没来由的崩溃”“一点就着的怒火”“无法聚焦的恍惚”,中医把这种状态叫做...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01 14:21:40 -
同样是阿普唑仑,为什么有人一天三次、有人睡前一片?——精神科医师详解剂量与频次的三大决定因素
一、病例对比:• 小李,28 岁,广泛性焦虑,医嘱“早中晚各 0.4 mg”;• 王阿姨,65 岁,单纯入睡困难,医嘱“睡前 0.25 mg”;• 小张,32 岁,惊恐障碍,医嘱“0.5 mg,每日 3 次”。同样是阿普唑仑,为何差异如此之大?答案藏在三条医学逻辑里。二、决定服...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01 10:54:00 -
抑郁不是情绪“感冒”,而是四道“坎”没迈过去——中医视角下的身心自救指南
患者常问:“主任,我吃了大把药,为什么还是高兴不起来?”在现代医学里,这被诊断为“抑郁症”;而在中医看来,它更像一条被层层关卡堵住的河流。药再猛,若四道“坎”没跨过去,水流依旧不畅。第一道坎:肝气郁结——情绪打结“肝主情志”,长期...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01 10:46:59 -
“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专属:一文看懂它的六大临床妙用
“医生,我又没‘疯’,怎么给我开治精分的药?”——拿到处方时的困惑,很多人都有过。事实上,现代科学早已把这些“抗精神病药”升级为“多面手”,在抑郁、焦虑、双相障碍等场景里,它们常常是大功臣。下面用通俗语言,带你一口气看懂它们到底...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01 10:34:20 -
突破单药瓶颈:5种循证抑郁症联合用药方案与临床要点
单药治疗常因起效慢、残留症状多或复发率高而受限。循证医学已证实,合理联合用药可提高治愈率并缩短疗程,但须严守安全红线。以下5种方案均有Ⅲ期或真实世界研究支持,供临床参考。5-HT+NE 双重再摄取阻断代表组合:氟西汀 20 mg/d + 地昔帕明 75–150 ...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31 13: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