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疾病科普

  • 一碗“忘忧茶”:轻中度抑郁的中医自调理方案

    01 抑郁,不只是一个“脑子问题”门诊里,常看见患者拎着整袋舍曲林、帕罗西汀,像抓救命稻草。药量越加越大,副作用却先来:头晕、恶心、性欲减退……刚摁下一只“地鼠”,另一只又冒头。中医看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失眠、纳差,多因...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2 14:22:30
  • 折痕越深越难抚平:抑郁症反复发作的“慢性脑损伤”真相与破解之道

    1、复发不是“情绪感冒”,而是“脑折痕”加深临床影像发现:● 第一次抑郁发作——海马体体积缩小,记忆“硬盘”出现坏道;● 第二次——前额叶皮层“指挥官”功能下降,执行、决策速度变慢;● 第三次及以上——全脑神经网络递质紊乱,进入“难治...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2 11:10:22
  • “忍不住”背后:22岁大学生中西医结合战胜强迫症实录

    “门锁好了吗?”——出门前,明明已确认三遍,仍被一股莫名的不安拽回去再摸一次锁芯;书本只要摆歪一毫米,心里就像猫抓,非得摆成“豆腐块”才能喘气。这些看似“矫情”的“忍不住”,其实是强迫症(OCD)在作祟。强迫症并不罕见全球终生患病率约2%...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0 15:35:35
  • 身体在说话:抑郁好转的5个“暗号”,出现2条你就正在上岸

    01 睡得好,才是真的“肝”净了过去:躺到三点还睁着眼,梦里全是黑白片。好转信号:• 关灯后半小时内能睡着,翻身次数明显减少。• 凌晨两点到四点不再惊醒,醒来不冒冷汗。• 起床那刻,胸口“大石头”轻了,脑袋不胀。中医视角:肝郁得疏,魂...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0 11:06:08
  • 走出“终身服药”困局: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康复新思路

    一、我们为什么总在“换药—复发—再换药”里打转?过去二十年,国内精神分裂症治疗几乎等于“西药迭代史”:从典型抗精神病药到非典型,再到长效针剂,剂量越调越细,可复发率依旧 50% 以上。根源在于:1、西药主攻“多巴胺—血清素”通路,能快速...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0 10:28:11
  • 别让助眠变“致命”!关于艾司唑仑,这6件事你必须知道

    在众多镇静催眠药物中,艾司唑仑因其能有效改善睡眠和焦虑症状,而被许多人熟知。然而,作为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代表,它的用药安全绝不容小觑。据2023年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年度报告显示,艾司唑仑的严重用药错误已高居第三位。不当使用可能引发...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9 14:42:16
  • 走出抑郁的“药片困境”:一套可坚持的中医日常复原方案

    抑郁是生理-心理-社会多重网络失衡的结果。药物能快速“踩刹车”,但想让车子重新上路,日常养护才是长效引擎。中医“三分治、七分养”的核心,是把“阳气-肝气-脾胃”三条主线拉回正轨。下面4个动作,每天加起来不超过30分钟,临床随访显示:坚持...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9 10:57:37
  • 酸枣仁百合汤:一碗“沉睡汤”,安抚心肝睡到自然醒

    快节奏时代,熬夜、早醒、多梦成了常态。很多人靠褪黑素、安眠药“强制关机”,第二天却头昏脑胀,剂量越吃越大。中医早就提醒我们:“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想睡得好,先让心、肝“静下来”。今天把门诊常用的一碗“沉睡汤”分享给大...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8 15:27:41
  • 情绪不是“矫情”,是五脏在报警:5个日常小方+1个真实医案,教你把心情养回来

    01 先听身体说话门诊里,几乎每天都有人红着眼眶说:“主任,我一点就炸,眼泪像开关失灵。”“整个人被掏空,连追剧都嫌累。”别把这类话当抱怨——它们是五脏发来的急救短信。02 五脏 vs 情绪,一图秒懂肝郁→易爆;心火→躁动;脾虚→多虑;肺弱→悲...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8 14:50:25
  • 破解“肝郁”迷思:中医四步连环法,把抑郁从脏腑深处连根拔起

    一、先破题:抑郁不是“情绪感冒”,而是全身失衡的“求救广播”西医把抑郁归为脑内递质紊乱,中医却把它看成“多脏腑连环塌方”:肝先失疏泄,接着克脾胃、耗心血、盗肾精,最后整个人像断电的城市,一片漆黑。想真正“来电”,得先找到总闸,...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8 11:26:35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