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
-
10类抗焦虑“核心药物”速查表:作用、风险与用对人群
药物只是工具,用对才安全。下面把临床最常用的10类抗焦虑药浓缩成“一张表”,一眼看懂谁该用、谁慎用、谁禁用。——所有剂量与疗程,务必由精神科医生面诊后确定。1、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等)关键词:高选择、副作用少、老年友好亮点:SSRIs里“最...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2 16:14:30 -
“稳”住情绪:碳酸锂、丙戊酸盐、拉莫三嗪安全用药全攻略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轻躁狂+抑郁交替,在我国属六大重型精神病之一。想少住院、少复发,核心武器是“心境稳定剂”。临床最常用也最容易被患者“擅自停”的就是下面三位:碳酸锂、丙戊酸盐、拉莫三嗪。把它们吃对,副作用可防;吃错,疗效打折还可能...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2 15:03:47 -
失眠二十年,心锁何时开?一位老中医的“疏肝健脾”与“心灵解语”
失眠四十年,我越来越确信:大多数夜不能寐的人,都是被一副看不见的“情绪枷锁”铐住。尤其是因情感创伤起病的,几乎沿着同一条闭环狂奔——反刍痛苦→情绪爆燃→睡得更碎→身体更垮。单靠安眠药,只能把大脑“敲晕”几个小时,副作用却悄悄啃...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2 11:08:03 -
“指标正常”却痛苦不堪?——中医视角下的“郁证”破解指南
很多病人走进诊室时,已被失眠、心慌、乏力、周身疼痛折磨得形销骨立,还伴随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症状。可全套西医检查结果却显示“未见明显异常”。其实,这正是中医所说的“郁证”——身体在用疼痛和不适大声“呼救”:情绪堵了,气血...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2 10:45:50 -
门诊 30 年忠告:抑郁症越治越重?多半是踩了这 3 个 “致命坑”
在临床门诊坚守三十余年,我见过太多抑郁症患者满怀希望踏上治疗之路,却因误入歧途,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愈发严重。其实,抑郁症绝非不可治愈的绝症,但很多人在治疗中不知不觉踩中 “三大坑”,让康复之路变得坎坷。今天,我就结合大量临床案例...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1 14:19:10 -
警惕!右佐匹克隆不是“助眠神药”,这4个副作用可能悄悄伤身体
右佐匹克隆片作为临床上常用的助眠药物,确实帮很多受失眠困扰的人找回了 “好睡眠”,因此被不少人当成改善睡眠的 “救星”。但药物皆有两面性,若不了解其潜在风险就盲目服用,它很可能从 “助眠帮手” 变成 “伤身元凶”。尤其是以下 4 个常见副...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1 10:54:15 -
治愈精神分裂症:药物为引,心门自开方是真钥匙
对抗精神分裂症的天然良药,从非高强度运动的蛮力,亦非单纯依赖心理医生的被动等待,而是深藏于患者内心的一把关键钥匙 ——自我接纳的觉悟与主动疗愈的勇气。在四十余载的临床诊疗生涯中,我见过太多被精神分裂症阴霾吞噬的年轻人。他们的家属...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1 10:43:53 -
失眠别乱吃药!农村不起眼的玉米须,竟是疏肝安神的 “天然良药”
“主任,我已经连续三个月没睡过一个整觉了…… 能不能开点安眠药?我实在扛不住了。” 我轻轻摇了摇头回应道:“别急着依赖药物,你不妨试试用农村随处可见的玉米须煮水喝,效果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 其实,这看似毫不起眼的 “边角料”,在...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0 14:16:56 -
双相障碍治疗新路径:中西医结合如何实现 “阴平阳秘”?
在双相障碍的临床诊疗中,碳酸锂、丙戊酸钠等情绪稳定剂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堪称控制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 “主力军”。这类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能有效缓解情绪的剧烈波动,但长期服用往往伴随不容忽视的副作用。不少患者反馈,持续用药后...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0 10:11:42 -
自愈力才是抗抑郁的“王牌药”:3个零成本处方,把阳光、呼吸和脚步变成你的私人药房
01、别把“抑郁”全推给化学药片,你的身体里就有一家24小时药房。中医叫它“正气”,西医叫它“血清素、内啡肽、催产素”。名字不同,作用一样——让你爽、让你稳、让你睡得好。关键是:怎么把这家药房的大门打开?下面3个动作,一分钱不花,每天...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8 1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