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
-
告别“情绪好、身材糟”——中西医协同破解抗抑郁药增重难题
“大夫,这药让我心情亮了点,可裤子也紧了两码!”——几乎每周都有抑郁或焦虑患者这样跟我吐槽。传统抗抑郁药在“修电线”的同时,顺手把“食欲开关”也撬大了,体重像吹气球一样往上蹿。一、中医视角:不是药“胖”人,是气机卡了西医说“药物...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8 10:17:58 -
从“忘忧草”到“卸包袱”:一位30年老中医用黄花菜拆解焦虑的食疗密码
门诊里,我常被问同一个问题:“医生,这粒小白片能不能停?”我点头:“能,但得先给身体一条退路。”退路之一,就藏在农村田埂上那株不起眼的黄花菜里。一、西药救急,为何难收尾?黛力新、舍曲林、帕罗西汀……它们像消防队:火情一来,水枪猛喷...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7 15:52:52 -
肝郁不是“小情绪”,是抑郁的倒计时——30年精神科医生写给中国人的5个身体警报
1、情绪:两周以上“高兴”成了奢侈品患者原话:“主任,我不是难过,是根本不会开心。”警告:连续14天兴趣下降+精力枯竭,已超出“情绪感冒”,立即记录情绪曲线并就医。2、睡眠:肝把“开关”卡在了凌晨表现:入睡>30分钟、夜醒≥2次、梦多像...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7 13:47:54 -
破局“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氯氮平的多靶点密码与长期康复路线图
一、从“难治”到“破局”:30%患者为何卡壳约三成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连续接受两种不同结构抗精神病药、足量足疗程治疗,仍持续存在幻觉、妄想或情感淡漠、社交退缩,被定义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此时,继续简单加量或换药的成功率不足10%,...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7 11:08:19 -
古方新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让抑郁不再“卡”在胃里、醒在夜里
一、先讲一句“老话”两千年前,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写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专治“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换成今天的语言,就是:情绪低、胸口堵、睡不着、一点小事就心惊。方子的核心思路只有八个字——“郁则达之,...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7 10:14:32 -
压抑郁的五把“中医+科学”钥匙:一位从医30年老大夫的实战手记
1、动:让气血替情绪“打卡”中医说“久卧伤气”,西医说“久坐让海马体萎缩”。折中方案:每天30分钟快走,走到微汗、心跳略快即可。选阳光充足的时段,血清素+内啡肽双升,天然“快乐鸡尾酒”。2、吃:把情绪“吃”回正轨① 中式“开心餐”:小...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6 15:11:41 -
破局“终身服药”: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减停药的40年实战路径
一、写在最前40 余年门诊,我目睹了太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药到底”的困境:体重飙升、动作迟缓、表情呆板,有人自嘲“吃药吃得人都废了”。事实上,精神分裂症并非注定要终身依赖西药。以中医“整体观”切入,配合现代精神医学的科学递减方案,...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6 14:06:16 -
破局“反复发作”:精神分裂中医调治的三步通关法则
精神分裂之所以“年年吃药、年年复发”,往往不是药不对,而是顺序错了。临床多见三种误治,一步踩空,全盘皆乱。1、早补——闭门留寇发病初期气滞痰凝,骤然灌入熟地、阿胶等滋腻厚味,等于给邪气加锁,痰气更壅,幻听、妄想随之加重。2、滥清—...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6 10:16:29 -
别让童年“情绪债”变成青春“抑郁单”——一位40年老精神科医生的实战手记
01 先给你三个数字《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指出:① 18岁以下抑郁风险检出率24.6%,是成年人的2.4倍;② 首次情绪障碍发病年龄提前到12.3岁;③ 就诊率却不足20%。一句话:孩子还没尝遍青春的甜,先吞下抑郁的苦。02 病根,常埋在12岁以前行医40年,翻过...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5 13:58:48 -
破局“复发怪圈”:中医视角下精神分裂症的“两口苦”治本之道
行医四十余载,我目睹无数精神分裂患者在“缓解—复发—加重”的漩涡里挣扎。西药虽能速控症状,却常如扬汤止沸;若想“少复发、不复发”,中医整体观给出答案:主动咽下两种“苦”,才是釜底抽薪之策。第一口苦:苦药——以苦泄热,以苦开窍患者...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5 11: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