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失眠

失眠二十年,心锁何时开?一位老中医的“疏肝健脾”与“心灵解语”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12 11:08:03

失眠四十年,我越来越确信:大多数夜不能寐的人,都是被一副看不见的“情绪枷锁”铐住。

尤其是因情感创伤起病的,几乎沿着同一条闭环狂奔——

反刍痛苦→情绪爆燃→睡得更碎→身体更垮。

单靠安眠药,只能把大脑“敲晕”几个小时,副作用却悄悄啃噬记忆、平衡、白天清醒度。

中医把这条闭环叫作“情志致病”。

“怒伤肝,思伤脾”,情绪卡在脏腑里,像塞子堵住气机,睡眠自然被“憋”醒。

想真正解套,得把肝气疏出去、把脾气扶起来,让气血重新濡养心神,而不是简单“镇静”。

门诊故事

67 岁的白女士,被失眠追杀 20 年。

祸根是更年期那年:丈夫出轨,两个孩子一个高考、一个结婚。

她把苦水咽进肚子,白天强撑,夜里瞪眼,靠“安定”勉强晕过去。

药量越吃越大,睡眠却越来越浅,添了口干、心悸、颈梗,当地诊为“抑郁”,换药后副作用更凶。

老家治不好,她揣着最后一张车票来到北京。

初诊:舌淡苔白,脉弦细。

辨证——肝郁脾虚。

处方:

北柴胡 10 g 疏肝,

郁金 10 g 行气,

太子参 15 g、黄芪 20 g 健脾生阳,

制远志 6 g、丹参 12 g 安神开郁。

七味做底,随症加减。

我特意留 20 分钟听她骂人——从丈夫到老天。

说完,她长舒一口气:“医生,我胸口开了扇窗。”

第二个月,入睡时间从 3 小时缩到 30 分钟,心悸、颈梗基本平息。

只是偶尔想起那件事还会炸毛,我调方加合欢皮、玫瑰花,继续疏肝。

后期她出现腿痛、便秘,我在原方基础上加怀牛膝、火麻仁,外配太极、广场舞“处方”。

三个月后再来,她递给我一张社区舞蹈队的合照:“医生,我现在能一觉到天亮。”

写给还在黑夜里的你

1、失眠不是敌人,是身体在替情绪报警。

2、中医治的是“人”,不是“睡不着”三个字;辨证一变,药就换,没有万能方子。

3、药只能开到床头柜,真正的处方是“放下”——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如果你也在深夜数羊,请先别急着吞药,找专业医生辨清体质,再决定是疏肝、健脾、养心,还是三者一起上。

愿下一次天亮,你不再是熬过来的,而是睡过来的。

(本文案例与方药仅作科普,切勿照方抓药,务必面诊执业中医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