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不是“想不开”:中医教你5个随身“解郁方”
“大夫,我这抑郁到底是怎么来的?”门诊里,几乎每天都有人这么问。今天用中医语言一次讲透:抑郁不只是情绪感冒,往往是身体先“堵”,情绪才“灰”。
一、先别急着贴“精神病”标签,查一查这三条“身体暗线”
1、肝郁气滞——“一口气憋出内伤”
表现:胁肋胀、爱叹气、生闷气、月经前乳房胀痛。
原因:肝主疏泄,压力、熬夜、久坐、少动,都会让肝气“打结”。
2、气血不足——“电池没电,情绪低电”
表现:累、忘、反应慢、脸色萎黄、指甲脆。
原因:熬夜、节食、久刷手机,把肝血、脾气双双掏空。
3、脾虚湿困——身体像穿湿棉衣
表现:头沉、口黏、舌胖有齿痕、大便粘马桶。
原因:冷饮、外卖、久坐,脾转不动,湿浊蒙住清阳,人自然“阴天”。
二、5个随身“解郁方”,安全、便宜、可坚持
1、玫瑰花茶——疏肝“温柔版”
用法:玫瑰5朵+枸杞10粒,80 ℃水冲泡,上午10点前喝完。
注意:月经量大者经期停用。
2、陈皮山楂水——给脾胃“开路”
用法:陈皮3 g+炒山楂10 g,沸水300 mL小火煮10 min,饭后温服。
适合:饭后胃胀、舌苔厚的人。
3、合欢皮小米粥——天然“睡前奶”
用法:合欢皮10 g先煎20 min,去渣留汁,加小米50 g煮粥,睡前1 h喝一小碗。
禁忌:孕妇、哺乳期忌用。
4、太冲穴——3分钟“消气阀”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缝前凹陷处。
方法:拇指按压,呼气时加力,吸气时放松,双侧各3 min,早晚各1次。
5、快走——最便宜“疏肝药”
方案:饭后30 min,快走30 min,步速以“能说话、不能唱歌”为度,微汗即止。
加分项:甩臂、抬头、看远处绿色,疏肝又护颈。
三、什么时候必须就医?
若连续2周出现:
① 整夜不眠或晨醒再难入睡
② 体重骤降>5 %
③ 出现“不如死了算了”念头
请立即到精神专科或中医院身心科就诊,中药+心理+运动联合干预,大部分患者4~6周可见转机。
抑郁不是“想不开”,而是身体先“堵了电”。
先把肝气疏通,把气血补满,把湿浊清走——
灯亮了,人自然看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