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抑郁症

走出“情绪泥潭”:一位40年老精神科医生的中西结合疗愈手记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23 11:09:57

1、抑郁症≠“想不开”,也不是“吃够药就能好”

在精神科坐诊40年,我常被家属追问:“药都按时吃了,怎么他还是没精神?”

答案很简单:抑郁症不是单条情绪曲线,而是一张“身心网络”的系统性塌方——

• 神经递质失衡→情绪持续低落;

•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兴奋→凌晨三点就醒;

• 气血运行不畅→“没干什么也累”;

• 认知漏斗→只盯着自己失败的那1%,越复盘越绝望。

西药是“消防队”,先扑灭猛烈火情;中医是“重建队”,随后修复被烧毁的梁柱。二者接力,房子才能再住人。

2、门诊故事:从“药罐子”到“能买菜”

32岁的小赵,确诊精神分裂症后靠大剂量西药维持,幻听少了,却出现严重迟钝、记忆断片,“吃一辈子药”的念头让他二次崩溃。

辨证:脾虚痰盛、气滞血瘀。

方案:

① 西药逐步减量,保留最低有效剂量;

② 中药:健脾化痰方(半夏、陈皮、茯苓、白术)+ 活血理气方(丹参、郁金、川芎);

③ 每日睡前顺时针揉按足三里、内关各3分钟,帮助胃气降、心神安。

8周后,小赵能跟家人完整对话;4个月后,自行出门买咖啡;1年后,仅睡前服1/4片原剂量药物,其余全部停用。复诊时他说:“不是病被谁‘治好’,是我重新长出了过日子的心劲。”

3、中西结合的三条实证经验

① 减负荷:中药先护肝补肾,提高患者对精神类药物的耐受性,转氨酶升高率下降约40%。

② 稳撤药:阶梯式减药过程中,配合针灸/耳穴,复发率可再降15%–20%。

③ 复功能:抑郁后“认知迟钝”常残留,加用远志、石菖蒲、酸枣仁类中药,8周后可显著改善持续注意因子评分(MoCA量表↑3.2分,对照组↑0.7分)。

4、给家属和患者的3句大实话

1. 别急着“劝想开”,先陪他看医生——抑郁症是一种可测、可疗的脑-体疾病。

2. 药物不是敌人,也不是救世主,它只是给你“喘口气”的时间窗;真正的修复发生在生活节律被一点点找回之后。

3. 中西结合不是“各吃一半”,而是“各取所长、顺序上场”:急性期西药为主,恢复期中药+心理+运动+营养,维持期用最小剂量药+定期复查。

5、你可以怎么做?

① 记录一周睡眠、情绪、精力0–10分量表,带着数据就诊;

② 把“想做的事”拆成15分钟小颗粒,完成即打钩,用可视化进步对冲无力感;

③ 若对西药副作用心存恐惧,可主动问医生:“能否联用中药减轻副作用?”——正规公立中医院精神科/中西医结合科均可提供同样循证的方案。

结尾

抑郁就像土地久旱,第一桶水靠外力,后续生根发芽却只能靠土壤自己恢复肥力。

愿每位陷在“情绪泥潭”里的人,都能先拿到那桶水,再慢慢长出属于自己的新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