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双相情感障碍

给双相治疗“减负”:如何科学用药,避免“越治越复杂”?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23 14:41:24

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许多患者需要同时服用3种、4种甚至更多的精神科药物。这背后,既有病情本身复杂性的原因,也反映了医生和患者在面对反复发作时的迫切心情。

然而,一个必须警惕的事实是:“药多”绝不等于“效果好”。 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概念——“既无效又复杂的长期治疗”,特指那些使用5种或以上药物至少6个月,病情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这种治疗状态,不仅可能无法改善症状,反而会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累积副作用,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沉重负担。

很多人认为,医生开出多种药物,必然是因为病情严重,简单的方案已经无能为力。但真相往往更复杂:如果在没有充分评估——比如不清楚之前的简单方案是否真的适合、剂量是否足够、疗程是否达标,甚至不确定患者是否规律服药——的情况下,就匆忙地加药、换药,那么治疗很容易陷入“越治越复杂”的误区。

真正的合理联用,绝非简单的“药物堆砌”,而是一门基于精准判断的“搭配艺术”。要做到这一点,以下7个关键原则至关重要,它们能让您的用药方案更有效、也更安全。

科学用药的7大黄金法则:告别盲目,走向精准

1. 按需配伍,发挥药物“特长”

每种心境稳定剂都有其“主攻方向”。例如,锂盐、丙戊酸盐更擅长控制躁狂和预防复发,是“躁狂的克星”;而拉莫三嗪则在预防抑郁发作、稳定情绪方面表现更优,是“抑郁的防护盾”。因此,联用药物时,应根据患者当前的主要症状(是躁狂为主还是抑郁为主)来精准选择,进行“强强联合”,而不是随意叠加。

2. 优选“全能选手”,简化治疗方案

有些药物具有“一专多能”的特点,能有效减少用药总数。例如,喹硫平、鲁拉西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同时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加巴喷丁则可以兼顾焦虑、失眠和神经痛等问题。优先选择这类疗效覆盖面广的“全能药”,能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让整个治疗方案更简洁、更易管理。

3. 先优化剂量,再考虑加药

在决定增加第二种药物之前,请先问自己:现有的药物是否已经用到了最佳剂量? 很多时候,治疗效果不佳并非药物选择错误,而是剂量不足。例如,当使用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效果不理想时,正确的步骤是先在医生指导下,将其剂量逐步调整至合适的治疗范围,充分评估其效果后,再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新药。

4. 一次一变,明确“功臣”是谁

调整用药方案时,务必遵循**“一次只动一种药”**的原则。无论是调整剂量、更换药物还是增减品种,每次只做一个改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是哪一项调整带来了病情的好转或恶化,避免多种变动交织在一起,最终“说不清道不明”,无法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5. 足量足疗程,不轻易“朝令夕改”

任何一种药物是否有效,都需要足量使用、并持续足够长的疗程才能做出判断。在未完成充分评估前,切忌因一时的焦虑或急躁,就突然停用正在服用的药物,或匆忙添加新药。这种“骤停骤加”的行为极易打破体内药物浓度的平衡,引发病情的剧烈波动,甚至导致复发。

6. 定期复盘,权衡利弊

药物治疗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患者需要定期与医生沟通,共同**“复盘”**当前的治疗方案。评估的重点是:现有药物带来的“好处”(症状控制、生活质量提升)是否大于其“坏处”(副作用、经济负担等)。如果副作用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甚至超过了疗效,就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7. 果断“止损”,停用无效或错误用药

在治疗中,有两种药需要果断“请出”方案:

● 无效药:某种药物在足量、足疗程使用后,仍被证实对病情没有任何帮助,继续服用只会增加身体负担。

● 错用药:例如,在躁狂急性发作期,单独使用或大剂量使用抗抑郁药,可能会“火上浇油”,加剧躁狂或诱发快速循环。此时应及时减停,避免拖慢治疗进程,甚至加重病情。

中医视角:从根源调理,实现身心平衡

西医通过药物快速控制急性期症状,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稳定期”。而中医则从另一个维度,为双相情感障碍的调理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补充。

中医根据双相“躁狂时兴奋躁动、抑郁时情绪低落”的表现,将其多归为**“癫狂”范畴。躁狂期类似“狂证”,多与痰火、肝火扰心有关;抑郁期接近“癫证”,常与肝气郁结、心脾两虚相关。其核心病机在于“情志失调,导致脏腑气血失衡”**。

中医调理的目标,不仅仅是“控症状”,更注重**“治本”。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别患者属于哪种证型,然后针对性地运用中药、针灸、耳穴压豆**等方法进行整体调理。例如:

● 对于肝气郁结者,采用疏肝解郁法,理顺气机;

● 对于心脾两虚者,采用健脾养心法,补益气血;

● 对于痰火扰心者,采用清热化痰法,清心安神。

通过这些方法,中医旨在从根本上改善脏腑功能,恢复气血运行的和谐,从而减少情绪剧烈波动的内在根源。

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优势互补

将西医与中医相结合,是实现双相情感障碍长期稳定管理的理想路径。这可以概括为:

● 西医治标,快速控制:在急性发作期,利用西药强大的靶向作用,迅速控制躁狂或抑郁症状,缓解患者痛苦,防止病情恶化。

● 中医治本,长期巩固:在病情稳定后,辅以中药方剂和中医理疗,调整失衡的气血与脏腑功能,修复长期被疾病困扰的身心内环境。

这种**“标本兼治、优势互补”**的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还能帮助患者逐步减少对西药的依赖,减轻副作用,最终助力患者真正回归正常、健康的生活。

重要提醒:专业指导是安全的底线

最后,必须再次强调:无论是服用西药,还是进行中药调理,都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切勿自行购买、增减或停用任何药物。本文所分享的科普知识,旨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疾病、配合治疗,但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注意: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能作为诊疗依据。如身体不适,请务必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