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双相情感障碍

情绪忽高忽低像 “过山车”?警惕这不是简单抑郁,而是双相情感障碍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31 14:34:18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时而情绪高涨得像 “打了鸡血”,精力充沛到熬夜也毫无倦意,说话滔滔不绝停不下来,甚至冲动消费、做出鲁莽决定;时而又突然坠入情绪低谷,连起床都觉得费力,对曾经热爱的一切提不起兴趣,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家属们往往满心困惑:“怎么一会儿活力四射,一会儿就彻底垮掉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很可能不是单纯的抑郁或焦虑,而是 “双相情感障碍” 发出的信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理清这种疾病的核心特点,以及正确的应对方式。

双相情感障碍:核心是 “情绪的两极剧烈波动”

双相情感障碍,最关键的特征就是情绪会在 “躁狂 / 轻躁狂” 与 “抑郁” 两个极端之间反复摇摆,两种状态的表现有着天壤之别:

1. 躁狂 / 轻躁狂发作:像 “失控的加速器”

处于这个阶段时,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高涨,自信心极度膨胀,觉得自己能力超群、无所不能,脑海里的想法也跳跃不止,常常一个话题还没说完就转到另一个。同时,精力异常充沛,即使睡眠时间大幅减少也不觉得累。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冲动行为,比如毫无计划地疯狂购物、超速驾驶、轻率投资,甚至做出一些不计后果的决策。其中,轻躁狂的症状相对温和,可能仅仅表现为 “状态特别好”“效率很高”,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的情绪高涨而被忽视,但这其实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表现。

2. 抑郁发作:像 “被按下的暂停键”

当情绪切换到抑郁阶段,患者会陷入持续的低落状态,对工作、生活、娱乐等所有事情都丧失兴趣,食欲和睡眠也会出现明显异常 —— 要么暴饮暴食,要么食欲不振;要么失眠多梦,要么嗜睡不起。同时,会伴随强烈的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产生悲观绝望的消极想法。这种状态与单纯的抑郁症表现相似,但核心区别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明确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史。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两种极端情绪状态不仅可能交替出现,还可能同时混合存在(比如情绪上感到低落,却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暴躁易怒)。而在情绪平稳期,患者的表现与正常人几乎没有差异,加上抑郁时的消极想法往往隐藏较深,不易被察觉,这就需要家人和朋友多留一份心,密切关注其情绪变化。

治疗核心:药物是基础,规范用药是关键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基础,核心目标是稳定情绪、减少复发。常用药物各有其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锂盐(如碳酸锂)

作为经典的情绪稳定剂,锂盐既能有效缓解躁狂发作时的兴奋冲动,也能减轻抑郁阶段的低落情绪,同时还能降低抑郁复发的风险。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用药期间必须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及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身体指标,严格遵医嘱服药,绝对不能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抗癫痫类药物

丙戊酸钠

对于躁狂发作、躁狂与抑郁混合发作的患者,丙戊酸钠效果尤为显著,是不能耐受锂盐治疗或锂盐治疗效果不佳者的重要替代选择。但该药物存在一定的肝损害风险,且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有致畸风险,因此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女性患者在备孕前必须提前与医生充分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拉莫三嗪

相比之下,拉莫三嗪更擅长改善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症状,对于情绪在短时间内频繁切换的 “快速循环型” 患者也有较好效果,同时还能辅助增强锂盐的治疗作用。部分患者在用药初期可能会出现皮疹、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复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

这类药物的优势在于 “双向调节”,既能控制躁狂发作时的兴奋、冲动、幻觉等症状,也能缓解抑郁情绪,同时有助于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但用药后可能会出现嗜睡、口干、体重增加等副作用,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糖、血脂异常等代谢问题,因此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体重和代谢指标,出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长期稳定:心理治疗 + 生活管理 “双管齐下”

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但要实现长期的情绪稳定,心理治疗和生活管理同样不可或缺,二者是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复发的关键:

心理治疗:重塑认知,改善关系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专业治疗师的引导,帮助患者梳理躁狂时 “过度自信”、抑郁时 “自我否定” 等负面思维模式,建立更客观、理性的认知,同时学习识别情绪波动的早期信号,掌握应对情绪失控的实用技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治疗

邀请家庭成员参与治疗,帮助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模式,减少因对疾病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矛盾和指责,让家人学会如何正确理解、陪伴和支持患者,同时也能帮助家属缓解照护压力,避免出现 “照护疲劳”。

人际与社会节律治疗

核心是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稳定的社交节奏,比如固定的起床、睡觉时间,规律的饮食和运动,合理安排工作与社交活动。因为作息紊乱、人际冲突是诱发双相情感障碍情绪波动的重要因素,稳定的节律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生活管理:细节入手,筑牢防线

●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这是维持情绪稳定的基础;

●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营养,减少高糖、高油、高盐食物的摄入,严格禁酒 —— 酒精会直接影响情绪稳定,可能诱发躁狂或加重抑郁;

● 家人支持:多倾听患者的感受,不否定、不指责其情绪表达,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陪伴,让患者感受到 “被接纳”;

● 定期复查:即使感觉情绪已经好转,也必须按医嘱定期复诊,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 —— 临床数据显示,自行停药后复发率会大幅升高,且复发后的症状可能更严重。

最后提醒:正视疾病,早干预早康复

双相情感障碍虽然治疗周期较长,需要长期管理,但只要坚持规范治疗、做好生活管理,多数患者都能实现情绪的稳定控制,重新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果身边有人出现明显的 “情绪过山车” 症状,建议及时督促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评估;如果自己正被类似的情绪困扰,也别害怕、别回避 —— 疾病并不可耻,早干预、早治疗,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拥抱平稳的生活。

重要提示:本文分享的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如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