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常识

精神类药物使用需谨慎,科学用药护肝肾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5-24 14:49:39

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部分精神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可能给肝肾带来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引发肝肾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以下五种常用精神类药物,需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一、阿戈美拉汀(抗抑郁药):研究发现,接受阿戈美拉汀治疗的患者中,转氨酶(AST、ALT)升高较为常见。为确保安全,建议用药前务必检查肝功能,用药后6周、12周各复查一次。

二、丙戊酸钠(情绪稳定剂):长期服用该药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轻者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重者可能发展为药物性肝炎,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此外,长期用药还可能引发肾小管酸中毒,发生率约为1% - 3%。因此,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同时服用其他伤肝药物。

三、卡马西平(情绪稳定剂):长时间服用卡马西平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卡马西平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会增加肝脏中毒的危险。

四、氯丙嗪(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是抗精神病药物中最易引起肝损的药物,易导致肝内胆汁淤积。约80% - 90%的病人在用药1至4周内会出现发热、皮疹、黄疸与消化道症状。此外,该药还会影响肾功能,临床表现可能包括尿量变化、尿蛋白异常等。

五、氟哌啶醇(抗精神病药):尽管该药在治疗癫痫和躁狂症时效果显著,但据报道,长期服用氟哌啶醇的患者中有20%出现肝功能异常。不过,转氨酶异常通常是轻微的、无症状的和短暂的。

为保障用药安全,需遵循以下科学用药四大原则:

一、遵医嘱用药: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二、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三、避免饮酒: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西柚、浓茶、酒精等,这些食物会干扰药物代谢。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轻药物副作用,降低复发几率。

作为一名从医40余年的医生,我始终秉承“中西结合,身心同治”的理念,干预精神心理问题,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二者强强联合,既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疗效,又能缩短治疗周期,实现1 + 1 > 2的效果。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正遭受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的折磨,或者有药物成瘾的困扰,可留下联系方式,我将在24小时内联系您详细沟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