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伏沙明:抗抑郁与抗强迫的“多面手”药物
氟伏沙明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抑郁障碍和强迫障碍。此外,它对失眠和认知损伤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和剂量调整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一、发展史
氟伏沙明是首个上市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1983年,它在瑞士首次获批用于治疗抑郁障碍。随后,1994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成人强迫障碍的治疗。1997年,其适应证进一步扩展至儿童强迫障碍。2000年,氟伏沙明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抑郁障碍以及儿童和成人的强迫障碍。2005年,它在日本获批用于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截至2017年1月,氟伏沙明已在包括中国、英国、加拿大、瑞士在内的110个国家获批用于治疗“抑郁障碍”和“强迫障碍”。
二、不同疾病的用法用量
抑郁症
成人:常用起始剂量为50mg~100mg,建议睡前一次性服用。根据治疗效果,可每2~3天调整剂量,每次增加25mg或50mg,但每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300mg。症状缓解后,建议继续服用氟伏沙明至少6个月,以巩固和维持治疗效果。
强迫症
成人: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50mg,睡前一次性服用,连续服用3~4天。常用有效剂量为每日100mg~300mg,可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剂量调整。当每日剂量超过150mg时,建议分2~3次服用。
8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25mg,睡前一次性服用。常用有效剂量为每日50mg~200mg,可根据患者反应进行剂量调整。当每日剂量超过50mg时,建议分两次服用。如果两次给药剂量不等,较大剂量应在睡前服用。
特殊人群:对于肝功能损害患者,建议降低剂量或减少服药次数,剂量可为通常剂量的一半;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老年人以及共病严重或慢性躯体疾病的患者可使用较低剂量(50~100mg/d),并缓慢加量。
三、服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对策
1、消化道症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口干、便秘、腹泻及稀便。症状较轻者可不予处理,通常半个月后可自行消失。与食物同服可减轻胃肠道不适。必要时可加服抑制胃动力药物以改善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无需停药。
2、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在服药早期可能出现轻度精神紧张、激越、睡眠障碍、困倦、头痛等症状。通过减少药物剂量、缓慢加量,这些症状多于半个月后消失。若个别症状较为严重或长期不消失,可考虑换药。如出现出汗、偶见无力、心悸、心动过速等症状,以观察为主,若症状持续数周,可考虑换药或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其他药物。
3、体重影响:氟伏沙明不会增加体重,因此对于伴有代谢障碍及肥胖的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4、自杀风险:与其他SSRIs类似,氟伏沙明在治疗早期(一个月内)可能增加患者自杀风险,尽管这种风险很低,但医生及患者家属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状况。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杜万君主任温馨提示: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在使用氟伏沙明治疗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出现病情恶化或自杀观念,应及时与医师沟通。在必要时,可以考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以期更有效地摆脱疾病的困扰。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正遭受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的折磨,或者在用药方面存在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联系我们。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详细沟通,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