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常识

情绪不是“病”,是气血在报警:一杯玫瑰佛手茶,打开中西医共治抑郁焦虑的新思路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20 11:06:38

在日常门诊中,常有人带着“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的疑问而来。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并非器质性的精神疾病,而是“肝气郁结、气血失调”的外在表现。中医讲“肝主疏泄”,情绪就像河流,一旦河道被堵,水就会泛滥。只用药去“堵”决口,不如先清淤、疏浚,让气血重新流动,身心才能同步恢复。

一、玫瑰佛手茶:办公室里的“天然解郁方”

(仅作日常调养,具体仍需辨证开方)

1、玫瑰花——疏肝解郁,把闷在胸口的那口气“化”开。

2、佛手——形似佛手,善理气化痰,专治“胸口堵着一团气”的憋闷。

3、陈皮——健脾和胃,情绪一差就胃胀、吃不下饭的人最需要它。

4、红枣——养血安神,把耗散的“心神”先稳稳托住。

做法:玫瑰花3 g、佛手片3 g、陈皮1瓣、红枣2枚(去核),300 mL热水冲泡,焖10分钟后温饮。每日1~2杯,可连续喝2周观察体感变化。

二、“治郁”不靠压,而是“通”

镇静药像一堵墙,把情绪暂时拦住;中医更像一位管道工,找到堵塞点,逐段疏通。核心思路:调肝、健脾、养心。

• 肝气条达——气机通畅,情绪有出口。

• 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才能“供养”心神。

• 心神得养——睡眠安稳,情绪自然平稳。

临床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随证添丹参、川芎活血,焦三仙消食,总以“通”为大法。

三、一个真实案例:中西合璧,三个月找回笑容

患者,女,32 岁,互联网产品经理。

主诉:两年高压工作,夜不能寐、昼则心慌手抖、胃胀纳差。西医诊断“焦虑状态”,服舍曲林后头晕恶心自行停药。

中医四诊:舌边红、苔薄白,唇暗,脉弦细数;平素喜叹息,胸胁胀痛,月经量少色暗。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

方案——

1、中药:柴胡10 g、香附10 g、丹参15 g、川芎6 g、焦三仙各10 g等,7剂水煎服。

2、针灸:每周1次,取太冲、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疏肝和胃、安神定志。

3、西药: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睡前小剂量劳拉西泮0.25 mg,仅作过渡。

1个月后,心慌明显减轻,睡眠延长至5~6小时;3个月后停药,纳可寐安,情绪平稳,已能从容面对KPI。

小结:西药救急,中医调本;双轨并行,既缩短“黑暗隧道”,又铺设“长期绿道”。

写在最后

情绪问题不是一夜之间形成,也不可能一粒药丸瞬间消散。当你感觉“胸口闷”“胃胀”“睡不着”时,不妨先泡一杯玫瑰佛手茶,给自己一个深呼吸的机会;若症状持续,请及时就医,让专业的中医与西医共同为你把把脉、疏疏通。愿每一个焦虑的灵魂,都能在流动起来的气血里,重新找回轻盈与光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