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麻须快刀,亦需细梳——四十年临证手记: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西医重生之路
从医四十余载,我见证过无数悲欢离合,却有一对老夫妇与他们儿子的故事,像深秋里的一束暖光,长久地照在我心里。
两年前,凉意初透的傍晚,两位白发老人搀着一位三十出头的小伙子推门而入。小伙子低头攥衣,喉间发出断续的怪声。母亲红着眼说:“大夫,我们跑了五年、南北的大医院,药吃了无数,孩子还是……”话未说完,泪已先落。
25 岁那年,他第一次出现症状:闭门不出、见人就躲,家人误以为只是职场倦怠。半年后,彻夜不眠、秽语连连,耳边总回荡着“你去死”的声音。自此,门锁、污垢与幻觉成了他的全部世界。五年里,西药剂量一次次被推到极限,躁狂虽被压住,目光却愈发涣散;一旦减量,妄想与幻听便卷土重来。
我为他做四诊合参:舌尖红紫、苔黄厚腻,脉弦滑而数——肝郁化火、痰蒙心窍,属中医“癫病”。西医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单用西药,只能斩草难除根;唯有“中西合璧”,先以西药稳态,再以中药化痰开郁,方有望柳暗花明。
我拟三步方案:
1.西药递减——每两周下调 10%,避免反跳;
2.中药清化痰火——温胆汤合龙胆泻肝汤化裁,每两周随证加减;
3.情志疏导——教家属“三不一鼓励”:不指责、不催促、不强行沟通,鼓励任何微小进步。
第一个月,起色甚微,老人急得夜里打电话。我安慰他们:“病去如抽丝,再等等。” 第三个月,早晨查房,母亲突然拉住我:“他会让我擦脸了,还说电视里的歌好听。”那一刻,她泣不成声。再后来,小伙子能在小区里散步,见到邻居会腼腆地点头致意。如今两年过去,西药已减半,中药仍在调理,他的眼神重新透出了光。
精神疾病往往像一团乱麻:西药是快刀,可斩断急性症状;中药似细梳,可慢慢理顺痰火、瘀滞与情志。二者协同,既缩短疗程,又减少复发与不良反应,更让患者重拾尊严与希望。
若您或家人正被抑郁、焦虑、双相、精神分裂、失眠等困扰,不必独自承受。请留下联系方式,我会在 24 小时内与您联系,一起把黑夜走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