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疾病科普

  • “吃药无效”的真相:3个动作让抑郁症恢复提速

    很多抑郁症患者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颗小药片上,结果却是:• 情绪依旧低落、夜里照旧睁眼到天亮;• 原来管用的剂量,越吃越像“安慰剂”;• 信心被一点点磨掉,人也越来越绝望。问题并不在于“抑郁症治不好”,而是方法没到位。结合临床大数据,我...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1 10:27:59
  • 睡得着≠睡得好:破解“阿普唑仑失效”的4个真相

    阿普唑仑常被用来抗焦虑、助睡眠,可不少患者抱怨:“吃了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把剂量翻倍仍无效,很可能是踩中了以下四个“坑”:1、药品“过期+受潮”双重打击阿普唑仑有效期2–3年,但遇高温、潮湿易降解。药片变色、裂开、发黏,就是失效信...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1 10:19:50
  • 给情绪“换季”:3个零门槛小习惯,稳住焦虑与低落

    最近门诊里,常听到一句话:“医生,我的情绪好像突然‘降温’了。” 小事就炸,晚上睁眼到天亮,连刷牙洗脸都像闯关。季节交替、压力叠加,情绪本来就容易“感冒”。与其硬扛,不如学三招简单、可持续的“身心保暖法”。一、稳心:给情绪一个“...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31 15:51:51
  • 情绪忽高忽低像 “过山车”?警惕这不是简单抑郁,而是双相情感障碍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时而情绪高涨得像 “打了鸡血”,精力充沛到熬夜也毫无倦意,说话滔滔不绝停不下来,甚至冲动消费、做出鲁莽决定;时而又突然坠入情绪低谷,连起床都觉得费力,对曾经热爱的一切提不起兴趣,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31 14:34:18
  • 抑郁症自救的“五要五不要”,科学+中医双管齐下

    “医生,我是不是太矫情才抑郁的?”——每当有人这样问我,我都会郑重回答:抑郁症不是矫情,而是一种有生物学基础、可诊断、可治疗的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真实存在。它源于大脑“情绪调节系统”的故障,是身体在拉响警报:我们需要停下...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31 10:45:27
  • 稳住情绪,刹车到位:4 种经典心境稳定剂全解析与中西合璧攻略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核心是“稳住情绪”,而药物就像情绪过山车的“刹车片”。下面把临床最常用的 4 种心境稳定剂一次说清——它们各有什么特长、何时首选、如何避坑,并给出中西医结合的安全增效思路。01 锂盐:老牌“金标准”• 最佳人群:典型躁...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31 10:20:23
  • 精神科医生说:齐拉西酮——不易发胖、代谢友好的抗精神病药,这样吃才有效!

    在门诊坐诊时,经常有患者或家属带着顾虑问我:“康医生,有没有吃了不容易发胖、对血糖血脂影响小的精神科药物呀?” 还真有!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 ——齐拉西酮这款兼顾疗效与代谢安全性的药物。不少朋友可能正在服用,或是听过它的名字,但关...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30 15:43:51
  • 精神分裂症5类高频用药核心指南+中西医联合诊疗新路径

    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喹硫平、帕利哌酮是应用频率极高的药物。精准掌握这些药物的核心作用、适用场景及安全注意事项,能帮助患者更科学地配合治疗,减少用药风险。以下为你精简梳理关键信息,同时解读中西医联合诊疗...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29 16:06:13
  • 抑郁症不只是“不开心”!这些隐藏的躯体信号要警惕,科学应对方法看这里

    提到抑郁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情绪低落、不爱说话”,却容易忽略它的 “隐藏招式”——躯体不适。这些看似和 “心理问题” 无关的身体信号,不仅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生理痛苦,更可能因为被误判为普通疾病(比如胃病、心脏病),导致干预时机延误,...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29 14:20:42
  • 4种常见豆子,竟是中医食疗抗郁法宝!疏肝健脾养肾,帮你稳住情绪

    中医素来推崇 “药食同源”,许多日常可见的食材,实则藏着不为人知的养生价值,在调理身体、改善情绪方面,更是有着独特且温和的功效。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套简单易操作的 “食疗抗郁法”—— 主角是 4 种看似平平无奇的豆子。它们在中医眼中,...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29 09:59:38
  • 首页
  • 上一页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