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27岁主持人康复记
今天,我想分享一个门诊病例,这是一位27岁的主持人戚先生(化名)。他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已两年,长期服用西药,病情却总是反反复复。找到我时,他的体重暴涨了30斤,情绪波动如同“过山车”,难以自控。像他这样的肝郁脾虚型患者,我每月都要接诊20多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最快3个月就能稳住病情。
患者档案
姓名:戚先生
年龄:27岁
看诊日期:2020年9月12日
发病过程
主症:
躁狂期:连续3天不睡觉进行在线直播,摔键盘骂粉丝,甚至信用卡刷爆买了10部手机。
抑郁期:瘫在床上哭一整天,胃胀得吃不下饭,大便黏腻,冲不干净。
特殊舌象:舌边尖红(肝火旺)+舌中裂纹(脾虚湿滞),像“草莓舌中间裂沟”。
兼症:
服用碳酸锂后手抖严重,奥氮平导致体重飙升至180斤。
凌晨1-3点准时惊醒(肝经当令时段)。
后脑勺冒痘流黄水(肝胆湿热上攻)。
中西医诊断
中医辨证:肝郁化火,脾虚湿困
《丹溪心法》有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2] 戚先生长期熬夜伤肝,压力大导致肝气郁结,郁火反过来又损伤脾胃,形成了恶性循环。
西医诊断: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期)
脑电图显示α波节律紊乱,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26分(重度焦虑)。
治疗方案
西药调整:
1、丙戊酸钠缓释片减量(血药浓度维持在65μg/mL的安全范围)。
2、替换奥氮平为阿立哌唑(体重敏感型患者首选)。
中药经验方:疏肝健脾稳压汤(自拟方)
基础方:柴胡、白术、茯苓、栀子、合欢皮等。
加减:
加龙胆草(清肝胆湿热)。
复诊时食欲恢复后,减栀子,加炒麦芽。
方解:这个方子就像疏通堵塞的水管——柴胡与龙胆草清肝火(通水管),白术与茯苓健脾胃(补漏洞),合欢皮则相当于“情绪稳定剂”。方子的思路参考了《景岳全书》的柴胡疏肝散[3]。
疗效追踪
坚持治疗38天后,戚先生的情绪从每周崩塌3-4次,变为每10天才小烦躁1次;睡眠从每晚仅3小时且噩梦不断,变为能踏实睡6小时;拉肚子和胃胀的症状也消失了。西药从每天一把减到半片,手抖、爆痘等副作用也全然消失。
5年过去了,他的体重从180斤回到了140多斤,定期复诊,随访无复发。如今,他白天正常上班,晚上还能开直播教粉丝养生,自己也成了一名健康博主。
按语
肝郁脾虚型双相特点:这类患者就像“高压锅”,肝火旺(压力大)+脾胃差(消化弱)。单纯用西药压制症状,反而会加重痰湿(奥氮平导致发胖就是典型)。
中西医协同秘诀:
柴胡+丙戊酸钠=减少抽搐风险[5]。
茯苓+阿立哌唑=预防代谢综合征(促进药物代谢)。
自救小妙招:每天按揉太冲穴(清肝火)和足三里(健脾胃),情绪激动时立刻用中药香囊(含薄荷、玫瑰花)闻嗅平复。
温馨提示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主任康玉春表示:在我的患者中,20年未复发者占比55%,10年未复发者占比85%!中西医结合的核心在于:
不排斥西药,但通过中药减少其用量;
不拘泥古方,根据代谢指标动态调整方案;
不忽视心理,用针灸和认知训练修复社会功能。
如果您或家人正在经历以下问题:
西药副作用(发胖、闭经、嗜睡、血糖高、手抖等);
减药后复发;
多年不见好转等精神心理问题;
不妨将舌苔照片和用药记录发给我,我将为您提供:
药物剂量精准评估;
个体化中药配方;
康复指导。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更多像戚先生这样的患者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走向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