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抑郁症

走出抑郁症治疗的“三大雷区”:中医视角下的身心同调之路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5 14:06:09

在门诊坐诊多年,我见过无数抑郁症患者四处奔波求医问药,吃了不少药,花了不少钱,可病情却总是不见好转,整个人被折磨得痛苦不堪。其实,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但很多人在治疗过程中,却像在黑暗中摸索,不小心踩进了这“三大雷区”,结果病情反反复复,甚至越来越严重。

误区一:只治“心”,不调“身”

很多人一提到抑郁症,就认为这只是个“心理毛病”,觉得只要调整一下心态,去做做心理咨询,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然而,抑郁症绝不仅仅是情绪方面的问题,它还会让身体机能也跟着乱套。

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就像一对好搭档,一方出问题,另一方肯定也会受影响。就好比盖房子,地基都不稳,光在上面修修补补又有什么用呢?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身心同调”。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肝郁气滞、心脾两虚的情况。因此,我们既要疏肝解郁,让心情舒畅起来,又要健脾养心,把身体的底子打好。在临床上,我常常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来疏肝理气,再配合健脾安神的方子,比如归脾汤等,让患者的情绪和体质都能得到改善,给身体这台机器进行全面保养,让它重新正常运转起来。

误区二:过度依赖西药,忽视体质调理

抗抑郁药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症的症状,但不少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扰:吃药的时候感觉病情有所好转,可一旦停药,病情就又复发了。

这是为什么呢?

西药主要是通过调节大脑里的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就像是给身体打了一针“强心剂”,让症状暂时得到缓解。然而,中医更注重从整体上调理身体,改善体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抑郁症复发的几率。

而且,有些患者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后,会出现头晕、乏力、口干等副作用。这是因为药物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伤到了身体的气血。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既能帮助缓解抑郁症状,又能修复药物给身体带来的损伤。

对于那些长期服药的患者,我会先用中药来辅助调理。例如,用归脾汤来补气血,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用酸枣仁汤来安神,让患者能睡个好觉。慢慢地,患者对西药的依赖就会减少,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误区三:盲目进补,越补越郁

很多抑郁症患者觉得自己身体“虚”,就想着多吃点补品,把身体补回来。结果不但身体没补好,反而变得更加烦躁、失眠,病情也更严重了。

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的情况比较复杂,往往是“虚实夹杂”。单纯地进补,就像往一个已经堵塞的下水道里倒水,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可能会加重气滞或者痰湿,让症状更加严重。

就拿肝郁化火的患者来说,他们本身就容易上火,会出现口干、失眠、烦躁等症状。如果再吃温补的东西,那简直就是“火上浇油”,病情肯定会越来越重。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疏肝清热,把身体里的“火”降下来,让气机通畅起来。等身体的气血运行顺畅了,再根据自己的体质适当调补。

总之,治疗抑郁症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只盯着一种方法。我们要避开这“三大雷区”,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让身心都得到调理,这样才能真正战胜抑郁症,重新找回健康和快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