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抑郁症

肝气一通,抑郁无踪——破解情绪暗礁的中医视角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14 11:14:30

在很多人眼里,抑郁不过是“想不开”“矫情”。事实远比表象残酷:抑郁不仅是情绪感冒,更是一场全身气机紊乱的“内乱”。若把人体比作一条高速公路,肝脏就是调度中心。一旦肝气郁结,整段路就会连环堵车,情绪、消化、睡眠、免疫全线告急。

一、肝郁:情绪崩溃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中医说“肝主疏泄”,负责把体内的气、血、情绪顺畅地“派送到岗”。长期压抑、愤怒、委屈,会让肝气“打结”,出现以下连锁反应:

• 心神失养:闷闷不乐、思维卡顿、注意力涣散。

• 横逆犯脾:要么毫无食欲,要么暴饮暴食,饭后疲惫如灌铅。

• 气滞血瘀:胸如压石、长吁短叹,头痛、肩颈背僵硬。

• 阴阳失和: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凌晨早醒。

• 神机颓废:懒得动、兴趣全无,面色晦暗,眼神无光。

二、病例回放

王女士,58 岁。半年内情绪低落、无缘落泪、易怒自责,彻夜难眠,乏力纳差,头晕头痛,服黛力新、右佐匹克隆效果不显,大便干结。

• 望:面色萎黄无华。

• 舌:胖大、苔白腻。

• 脉:弦细无力。

辨证:肝气郁结+心脾两虚+湿浊内阻。

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化湿,宁心安神。

方药(加减):

党参、茯苓、贯叶金丝桃、夜交藤、甜叶菊、炒麦芽、石菖蒲、五指毛桃、柏子仁、火麻仁、山药等。

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由精神科医师评估后联合使用)。

一月后,睡眠改善,情绪趋稳,纳食、大便正常;再续调理,最终停掉安眠药,情绪、社交恢复如初。

三、给读者三点可落地的建议

1.情绪出口:每天给自己10分钟“肝喜条达”时间——快走、唱歌、写字、捶膻中穴皆可。

2.饮食护脾:少冰、少油炸,早餐加一杯温姜枣茶,助阳气升发。

3.及时就医:若持续两周以上心情低落伴失眠、食欲改变、兴趣减退,请先到精神科明确诊断,再考虑中西医结合调治。

抑郁不是性格缺陷,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疏通肝气、健脾化湿、调和心神,让气血重新流动,情绪才能云开见日。若你或家人正在经历情绪泥潭,请第一时间联系专业医生——科学干预,越早越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