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抑郁症

肝气一通,情绪自平:四款解郁汤+中西结合方案,让抑郁不再孤军奋战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06 11:00:39

在中医眼里,抑郁症并非单一“情绪病”,而是气血失衡在情志层面的映射。辨证得当,一人一方,方能既治标又治本。下面将抑郁常见三大证型与对应解郁汤、针灸思路一次讲清,并附门诊真实案例,供你按图索骥、少走弯路。

一、肝气郁结型——“胸口压大石”

核心表现:情绪低落、胸闷喜叹息、易怒、入睡困难。

汤方:疏肝解郁汤

柴胡6 g(疏肝解郁)

香附10 g(理气宽胸)

白芍12 g(柔肝养血)

炙甘草6 g(调和诸药)

加减:胁痛加郁金10 g;失眠重加夜交藤15 g。

针灸:太冲、期门、内关,留针20 min,每周2~3次。

一句话总结:先让肝气“松了绑”,情绪才能“松口气”。

二、肝郁脾虚型——“行尸走肉”

核心表现:乏力、纳呆、便溏、脑力不济。

汤方:健脾安神汤

党参15 g(补中益气)

白术10 g(健脾燥湿)

茯苓12 g(渗湿宁心)

酸枣仁15 g(养心安神)

陈皮6 g(理气助运)

加减:腹胀加木香6 g;畏寒加干姜3 g。

针灸:足三里、脾俞、神门,温针或艾灸更佳。

一句话总结:脾胃是“发动机”,发动机有力,人就有精神。

三、肝郁化火型——“火药桶”

核心表现:急躁易怒、口干苦、失眠多梦、舌红苔黄。

汤方:清热除烦汤

栀子10 g(清三焦火)

淡竹叶10 g(清心除烦)

合欢皮12 g(解郁安神)

夜交藤15 g(助眠)

加减:大便秘结加决明子15 g;头痛加菊花10 g。

针灸:行间、神门、太阳,耳尖放血3~5滴可快速熄“火”。

一句话总结:把肝火“降温”,人自然“熄火”。

四、门诊实录:中西合璧,四个月“回魂”

患者:35岁男性,抑郁2年,服西药后情绪略稳,却头晕恶心。

辨证: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数——典型肝郁化火兼脾虚。

方案

1.中药:清热除烦汤+健脾安神汤化裁,日一剂,早晚分服。

2.针灸:太冲、行间、足三里、神门,隔日一次。

3.西药: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原SSRI剂量减半,并加用维生素B6缓解恶心。

疗程与反馈

• 2周:睡眠延长至5 h;恶心减。

• 4周:口干苦明显缓解,主动与人交谈。

• 8周:停西药,仅针药并用,情绪评分(SDS)由65分降至42分。

• 16周:恢复健身、社交,随访半年无复发。

关键词:精准辨证 + 阶梯减药 + 针灸增效。

结语

抑郁不是“矫情”,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中医调气血,西医调神经,两者协同,既缩短疗程,又减少副作用。若你或家人正被抑郁困扰,请及早寻求专业辨证,切勿独自硬撑。愿每一个灵魂都能被温柔以待,早日走出阴霾,重见天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