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抑郁症

肝气一转,郁结自散:30年中西医对话四逆散的解郁新篇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08 14:00:29

从医30 余年,我接诊过林林总总的抑郁症患者。若把病因排个队,十有八九都绕不开一个“气”字——那股闷在胸口、吐不出又咽不下的郁气,像一颗延时炸弹,最终把情绪炸得支离破碎。今天,我想把临床里最常用、也最安全的老方子——张仲景的四逆散——拆开揉碎,讲给正在被抑郁折磨的你听。

01、抑郁,不一定是心理素质差,可能是肝气在“闹脾气”

中医说“肝主情志”。情绪没被表达,不会凭空消失,而是悄悄囤进肝经,形成“肝气郁结”。身体比语言诚实,它会用以下信号报警:

• 入睡困难、梦多易醒

• 胸闷气短,深呼吸才舒服

• 两胁窜痛,像有条绳子勒着

• 咽喉异物感,咳不出、咽不下

出现两条以上,多半提示“肝气”需要疏导,而不是简单一句“想开点”就能解决。

02、四逆散:1800 年前的“解郁四重奏”

原方仅 4 味药,却分工明确:

柴胡——疏肝解郁,像专业“情绪管道工”;

白芍——柔肝养血,安抚亢奋神经;

枳实——破气消积,把胸口那团闷气打散;

甘草——调和诸药,让整方温润不燥。

现代药理也证实:柴胡皂苷能上调脑内 5-HT,白芍总苷可调节 HPA 轴,枳实黄酮改善胃肠动力——古方与今理,不谋而合。

03、抑郁不是意志薄弱,是身体在求救

临床常见两类误区:

1.只吃抗抑郁药,忽略“肝气郁结”这个根,结果药效打折、副作用明显;

2.盲目求“纯中医”,拒绝规范用药,耽误急性期黄金窗口。

更科学的做法是“中西联合,标本兼顾”:

• 急性期:足量西药快速控制症状,降低自伤风险;

• 巩固期:辨证服用四逆散加减,疏通肝气,减少西药剂量与不良反应;

• 维持期:针灸+中药+心理疗法,调节五脏六腑,复发率可下降约 30%。

尤其青少年、孕产妇、老年共病人群,中西协同能显著减轻头晕、嗜睡、胃肠不适等副作用。

写在最后

抑郁不是个人失败,而是一场需要团队作战的疾病。当你开始倾听身体的求救信号,并愿意把古方智慧与现代医学结合,肝气一转,郁结自散——情绪的天空,终会放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