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抑郁症

30年中医临床经验:5个抗抑郁妙招,调作息、通气血,省下医药费还能重获好心情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23 13:28:09

在我长达 30 余年的中医临床生涯中,见过太多被抑郁阴霾笼罩的患者 —— 他们或许曾彻夜难眠、情绪崩溃,或许曾对生活失去期待。但令人欣慰的是,不少人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疏解心态,再搭配针对性的中医调理,最终挣脱了抑郁的束缚,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光彩。今天,我就把这 5 个简单却极具实效的方法分享给大家,愿能帮助更多人远离抑郁困扰,既守护身心健康,也省下不必要的医药费!

01 调作息:跟着 “天人节律” 走,给情绪安个 “稳定器”

你是否发现,长期熬夜的人,总容易被小事触发情绪,甚至莫名崩溃?这并非巧合,中医讲究 “天人相应”,人体的生理节奏与昼夜变化息息相关,尤其晚上 11 点到凌晨 3 点,是肝胆经排毒修复的黄金时段。若此时仍处于清醒状态,长期打乱作息,会直接导致肝气郁结 —— 要知道,肝主疏泄,是情绪调节的 “关键器官”,肝气不畅,情绪自然像断了线的风筝,难以稳定。

想要改善,其实不难: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进入睡眠,让肝胆得到充分休养;清晨醒来后,别急着躲在被窝里,拉开窗帘让阳光洒在身上。阳光能促进人体分泌 “快乐激素” 血清素,帮你从晨起就积攒好心情。坚持两周,你会明显感觉情绪波动变小,整个人也更平和。

02 勤运动:别让身体 “躺废”,动起来就是天然 “抗郁药”

抑郁的人常说 “没力气动”“只想躺着”,可越不动,身体气血越容易淤堵,循环变慢,情绪也会跟着 “下沉”,陷入 “不动→情绪差→更不想动” 的恶性循环。

其实,运动就是一味无需花钱的天然抗抑郁药。它能促进人体分泌 “快乐因子” 内啡肽,帮你缓解焦虑、找回愉悦感。不用一开始就追求高强度运动,哪怕每天只走 5 分钟、做几组简单的拉伸,只要坚持下去,身体的活力会慢慢恢复,情绪也会跟着 “松绑”。记住:动起来,就赢过了原地打转的自己。

03 养脾胃:吃对食物不 “添堵”,气血足了情绪才稳

情绪低落时,很多人会靠吃甜食、油炸食品 “安慰自己”,可吃完往往更难受 —— 腹胀、乏力不说,情绪反而更差。这是因为,中医认为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负责消化吸收营养,是气血生成的 “源头”;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不仅身体没力气,情绪也会像没了 “支撑”,容易低落、敏感。

想要养脾胃、稳情绪,饮食上要避开 “伤脾食物”:少吃生冷(比如冰饮、刺身),会损伤脾胃阳气;少碰油腻(比如炸鸡、肥肉),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湿气缠身,让人更昏沉。不妨多吃五谷杂粮,像小米、燕麦、南瓜,既能滋养脾胃,又能安神助眠;还可以适量吃些 “开心食材”:香蕉含丰富色氨酸,能帮身体合成血清素,改善情绪;核桃能补脑安神,缓解抑郁带来的脑力疲惫。

04 会泄压:别把情绪 “憋在心里”,找个出口才不 “炸”

抑郁的人常有个共同点:习惯把负面情绪藏在心里,不愿说、不敢说。可负面情绪就像堆积的垃圾,越攒越多,最终会堵得肝气郁结,让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

学会给情绪 “找出口”,比硬扛更重要。你可以试试写 “情绪日记”,把每天的烦恼、委屈、不开心都写下来 —— 文字是很好的 “情绪容器”,写完会感觉心里轻松不少;也可以找信任的人倾诉,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专业心理咨询师,他们的倾听和建议,能帮你跳出情绪的 “死胡同”,看到不一样的解决办法。记住:释放情绪不是软弱,而是对自己的 “保护”。

05 中医调:4 步做完仍难受?专业调理帮身体 “归位”

如果前面 4 个方法你都认真做了,可情绪还是没改善,甚至出现持续失眠、莫名哭泣、对生活失去兴趣等情况,别慌,可以试试中医辅助调理。

中医调理抑郁,讲究 “辨证施治”—— 不会用 “一刀切” 的方法,而是根据你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配方案。比如,若你常觉得胸口闷、爱叹气、情绪暴躁,多是 “肝郁气滞”,可用逍遥散疏肝理气;若你总觉得累、心慌、睡不好,可能是 “心脾两虚”,归脾汤能帮你健脾养心、补足气血。但一定要注意:中医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千万别自己查资料抓药,以免不对症,反而伤身体。

若你正被抑郁、焦虑、失眠、精分、双相、强迫等精神心理问题困扰,不知道该怎么调整,也不敢随便用药,不妨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 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24 小时内会有专业人员联系你,帮你分析问题、给出针对性建议,陪你一起走出困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