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抑郁症

曲唑酮 VS 米氮平:抑郁症“安眠药”式抗抑郁药怎么选?——机制、副作用与人群一次看懂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08 10:51:35

同样的抗抑郁目标,不同的“打法”。曲唑酮和米氮平常被一起提起,却常被误用。下面用3张“速查表”,帮你快速看懂两者的核心差异,和医生沟通时不再“选择困难”。

一、作用机制速览

1、曲唑酮(SARI) • 主打:阻断5-HT2A受体 + 轻抑5-HT再摄取。

• 临床亮点:↑深睡眠、↓夜间觉醒,被戏称为“自带安眠药属性的抗抑郁药”。

2、米氮平(NaSSA) • 主打:阻断α2自身受体→↑NE/5-HT释放,同时拮抗5-HT2C、5-HT3、H1。

• 临床亮点:↑食欲、↑体重、强力镇静,适合“吃不下、睡不着、瘦一圈”的患者。

二、副作用对比表

三、选药人群一张图 ① 睡不好、体重正常或超重、怕变胖 → 先考虑曲唑酮

② 食欲差、体重下降、恶液质倾向 → 先考虑米氮平

③ 既有失眠又超重 → 权衡利弊:可“曲唑酮+体重管理”或“米氮平低剂量+代谢监测”

④ 老年人 → 两者都可,但曲唑酮更易致跌倒;米氮平需防体重飙升和血糖异常

四、用药锦囊

1、起始剂量:曲唑酮25–50 mg qn;米氮平7.5–15 mg qn。

2、调药节奏:每3–7天评估睡眠/食欲,2–4周评估情绪,4周以上才判断疗效。

3、必查项目:体重、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肝功。

4、非药物加码:每周≥150 min中等强度运动;中医辨证(如脾虚痰湿)可辅助控制体重与嗜睡。

5、停药提醒:两者均需缓慢减量(≥2–4周),防止失眠、焦虑反跳。

一句话总结曲唑酮=“睡眠卫士”,米氮平=“增重神器”。把“睡眠-体重”两条线想清楚,再和医生一起“对号入座”,才能真正做到“药尽其用,副作用最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