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类精神科药物,擅自停药=“走钢丝”——医生提醒:减停前一定先咨询
“想停药,先问医生。”——这是我在精神科临床40余年最想说的一句话。以下两类药物,如果擅自减量或骤停,不仅会出现明显的撤药反应,还可能让病情反跳、加重,极端情况下甚至危及生命。
第一类:苯二氮䓬类助眠/抗焦虑药
代表药物: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地西泮等
风险:
• 48小时内可能出现反跳性失眠、焦虑、手抖、头痛、恶心;
• 一周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癫痫样抽搐、高热谵妄。
临床案例:曾有一位患者自行把劳拉西泮从2 mg直接停到0 mg,第三天出现持续癫痫,送入急诊抢救。
第二类:抗抑郁药
代表药物:SSRIs“五朵金花”(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以及SNRIs、NaSSA等
风险:
• 停药综合征(flu-like syndrome):头晕、电击样感觉、情绪波动、失眠、出汗、震颤、呕吐、腹泻;
• 抑郁症复燃:比原来更严重的情绪低落、自杀念头。
临床案例:一位年轻女性骤停帕罗西汀,第5天出现强烈自杀意念,所幸家属及时送医。
安全减停“三步法”
1.评估:由精神科医师评估症状控制时间、剂量、既往停药史。
2.阶梯减量:多数药物需4–8周甚至更长的递减期(每1–2周减10%–25%)。
3.中西联合:在减药阶段,配合中医辨证、针灸、耳穴、运动处方等,可明显减轻撤药反应,提高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 任何不适≠“忍一忍”,而是立即联系主治医生;
• 不要轻信“药吃多就上瘾”,正规剂量下按医嘱使用,风险远低于擅自停药;
• 如果你或家人正在为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失眠等疾病困扰,或担心药物副作用、停药问题,请留言或私信“姓名+电话+主要困扰”,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提供个性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