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抑郁症

告别“情绪好、身材糟”——中西医协同破解抗抑郁药增重难题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18 10:17:58

“大夫,这药让我心情亮了点,可裤子也紧了两码!”——几乎每周都有抑郁或焦虑患者这样跟我吐槽。传统抗抑郁药在“修电线”的同时,顺手把“食欲开关”也撬大了,体重像吹气球一样往上蹿。

一、中医视角:不是药“胖”人,是气机卡了

西医说“药物副作用”,中医看来却是“脾失健运”。肝郁→脾虚→湿浊→痰脂,一条流水线,体重只是最肉眼可见的“报警灯”。如果处方里再加点滋腻的辅药,等于往流水线猛踩油门。

二、新药时代:把“情绪线”和“体重线”分开修

好消息是,5-HT2C 受体拮抗作用弱的新一代抗抑郁药,已经能把“情绪提升”和“食欲干扰”拆成两档。临床上看,相当一部分患者情绪上岸后,体重波动<1 kg;有人甚至因为睡眠好了、愿意出门遛弯,体重反而回到标准线。

三、西药打前锋,中药稳后方——1+1>2的实操方案

我常用的“双轨”思路:

1、西药先稳住情绪,快速“止血”;

2、中药随即入场,把脾胃升降、肝胆疏泄调到“自动挡”。

● 见“乏力、胃口差、舌淡苔白”——直接上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给脾胃装个“小马达”。

● 见“口苦、腹胀、舌苔黄厚”——换丹栀逍遥散,疏肝兼清热,相当于给肝胆“洗个热水澡”,湿火一撤,肚子就软了。

四、持久战=精准+监测

抑郁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 每月测一次体重、腰围、血糖、血脂,用数据说话;

● 每周自评情绪+睡眠+便溏/便秘,用体感校正;

● 药量、体质、节气三点联动,该减就减,该调就调。

目标只有一个:让心情和身材同时上线,而不是二选一。

结语

别再让“胖十斤”成为追求心理健康的“入场券”。中西医联手,把情绪从谷底拉上来的同时,也把体重留在安全区——这才是成年人不做选择题的底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