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抑郁症

抑郁老不见好?先自查这 5 个“隐形炸弹”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05 10:42:52

在临床,几乎每天都会有患者问我:“赵医生,我药也吃了、咨询也做了,为什么还是好不起来?”

其实,真正让抑郁反复缠身的,往往不是某个“大病根”,而是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习惯。把它们拆掉,治疗才算真正生效。

01 熬夜——用夜晚透支明天的情绪

中医讲“夜卧血归于肝”,晚上 11 点后是肝脏自我修复、养血调情的黄金时段。长期熬夜,肝血亏虚,情绪就像脱缰的野马,要么暴躁、要么低落。

别再一边吃抗抑郁药,一边刷手机到凌晨。把“11 点前关灯”当成处方的一部分,效果立竿见影。

02 凑合吃饭——脾胃垮了,气血就断供

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把食物变成气血、再把气血输送到大脑和情绪系统。

早餐不吃、外卖凑合、晚餐糊弄——脾胃长期“加班”,气血自然入不敷出。

给自己定一条底线:三餐定时、少油少糖、蛋白质必须够。脾胃顺了,情绪才有“燃料”。

03 不晒不动——阳气一虚,情绪就“没电”

阳气是人体的“充电宝”。天天宅在家里,阳气会慢慢耗尽,人会越来越“丧”。

每天哪怕下楼散步 10 分钟、晒晒太阳,就能让阳气“回血”。运动不求强度,只求持续。

04 过度脑补——把想象当事实,脾最先崩溃

一点小失误就脑补失业、稍有点头疼就怀疑绝症——这叫“灾难化思维”。

中医认为“思伤脾”,脾一虚,气血生化受阻,情绪跟着塌方。

打破循环的方法:写下最坏可能→写下可控步骤→立即行动。把“脑内风暴”落到纸上,焦虑就会缩水。

05 情绪硬憋——肝气堵了,病就好不了

“肝主疏泄”,情绪本该流动。

把委屈、愤怒全压下去,肝气就会郁结,胸口发闷、失眠、抑郁随之而来。

每天给自己 5 分钟“情绪出口”:可以是写日记、对信任的人倾诉,或干脆找个角落痛快哭一场。让情绪流动,身体才有空间修复。

结语

药物和心理咨询是“外援”,真正决定疗效的,是你每天怎样对待自己的肝、脾胃、阳气和情绪。

把上面 5 个坏习惯逐一替换,你会发现:治疗不再只是“等药效”,而是每天都在帮自己加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