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抑郁症

“明星抗抑郁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短期利剑,长期如何不伤人?

来源: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26 10:09:35

1、起效快,但非“一吃解千愁”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等)是SSRI类“王牌”,1–2周先觉焦虑减轻,4–6周抑郁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精力下降)才明显缓解。规律用药是前提,擅自加量不会“好得更快”。

2、长期吃,身体真的会“记账”

① 常见账:恶心、头晕、嗜睡、出汗多、性功能下降。

② 少见但须警惕:低钠血症、出血倾向、5-羟色胺综合征、肝酶升高。

③ 停药账:骤停可在1周内出现“电击感”、情绪波动、失眠,越长期用量越高,撤药越久。

3、哪些人可能吃更久?

• 三次以上复发、慢性抑郁、伴自杀风险者,维持治疗≥1年可显著降低复燃。

• 老年、躯体病多、服药耐受差者,倾向“低剂量拉长”而非“速停”。

4、怎么吃才安全?

① 时间:急性期6–8周→巩固期4–9月→维持期视复发风险而定,全程定期复诊。

② 监测:每3个月查肝、肾、电解质、心电图;出现皮疹、抽搐、黄疸立即就诊。

③ 减量:每次减原剂量25%,间隔2–4周,出现明显撤药反应就回退一步。

5、药物之外,别留“空档”

• 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效果≈低效抗抑郁药。

• 认知行为治疗(CBT)可降低复发率30%以上。

• 失眠、疼痛等残留症状,可由医生短期合用褪黑素或对症药物,而非自行加量。

6、中医不是“替代”,而是“缓冲”

肝酶升高或性功能下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保肝(枸杞、柴胡疏肝散)或补肾(左归丸)类方药,帮助减轻副作用、改善依从性。切忌自行抓药或停西药。

一句话总结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好剑”,但剑刃长期架在身上也会割伤自己。用多久、减多慢、监测什么,交给专业医生,把运动、心理治疗和规律作息也写进同一张处方,才真正把抑郁“锁进笼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