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
三杯“解郁水”+中西合璧方案:把肝气捋顺,把情绪救回来
一、中医视角:情绪病的“总开关”在肝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肝就是人体的“情绪稳压阀”。肝气一堵,轻则胸闷叹气,重则失眠、焦虑、抑郁。想自救,先疏肝;想断根,再安神。二、在家就能做的 3 杯“解郁水”(材料超市可买,成本均<5 元/次...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2 15:08:06 -
一碗“忘忧茶”:轻中度抑郁的中医自调理方案
01 抑郁,不只是一个“脑子问题”门诊里,常看见患者拎着整袋舍曲林、帕罗西汀,像抓救命稻草。药量越加越大,副作用却先来:头晕、恶心、性欲减退……刚摁下一只“地鼠”,另一只又冒头。中医看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失眠、纳差,多因...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2 14:22:30 -
折痕越深越难抚平:抑郁症反复发作的“慢性脑损伤”真相与破解之道
1、复发不是“情绪感冒”,而是“脑折痕”加深临床影像发现:● 第一次抑郁发作——海马体体积缩小,记忆“硬盘”出现坏道;● 第二次——前额叶皮层“指挥官”功能下降,执行、决策速度变慢;● 第三次及以上——全脑神经网络递质紊乱,进入“难治...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2 11:10:22 -
身体在说话:抑郁好转的5个“暗号”,出现2条你就正在上岸
01 睡得好,才是真的“肝”净了过去:躺到三点还睁着眼,梦里全是黑白片。好转信号:• 关灯后半小时内能睡着,翻身次数明显减少。• 凌晨两点到四点不再惊醒,醒来不冒冷汗。• 起床那刻,胸口“大石头”轻了,脑袋不胀。中医视角:肝郁得疏,魂...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20 11:06:08 -
走出抑郁的“药片困境”:一套可坚持的中医日常复原方案
抑郁是生理-心理-社会多重网络失衡的结果。药物能快速“踩刹车”,但想让车子重新上路,日常养护才是长效引擎。中医“三分治、七分养”的核心,是把“阳气-肝气-脾胃”三条主线拉回正轨。下面4个动作,每天加起来不超过30分钟,临床随访显示:坚持...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9 10:57:37 -
情绪不是“矫情”,是五脏在报警:5个日常小方+1个真实医案,教你把心情养回来
01 先听身体说话门诊里,几乎每天都有人红着眼眶说:“主任,我一点就炸,眼泪像开关失灵。”“整个人被掏空,连追剧都嫌累。”别把这类话当抱怨——它们是五脏发来的急救短信。02 五脏 vs 情绪,一图秒懂肝郁→易爆;心火→躁动;脾虚→多虑;肺弱→悲...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8 14:50:25 -
破解“肝郁”迷思:中医四步连环法,把抑郁从脏腑深处连根拔起
一、先破题:抑郁不是“情绪感冒”,而是全身失衡的“求救广播”西医把抑郁归为脑内递质紊乱,中医却把它看成“多脏腑连环塌方”:肝先失疏泄,接着克脾胃、耗心血、盗肾精,最后整个人像断电的城市,一片漆黑。想真正“来电”,得先找到总闸,...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8 11:26:35 -
告别“情绪好、身材糟”——中西医协同破解抗抑郁药增重难题
“大夫,这药让我心情亮了点,可裤子也紧了两码!”——几乎每周都有抑郁或焦虑患者这样跟我吐槽。传统抗抑郁药在“修电线”的同时,顺手把“食欲开关”也撬大了,体重像吹气球一样往上蹿。一、中医视角:不是药“胖”人,是气机卡了西医说“药物...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8 10:17:58 -
肝郁不是“小情绪”,是抑郁的倒计时——30年精神科医生写给中国人的5个身体警报
1、情绪:两周以上“高兴”成了奢侈品患者原话:“主任,我不是难过,是根本不会开心。”警告:连续14天兴趣下降+精力枯竭,已超出“情绪感冒”,立即记录情绪曲线并就医。2、睡眠:肝把“开关”卡在了凌晨表现:入睡>30分钟、夜醒≥2次、梦多像...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7 13:47:54 -
古方新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让抑郁不再“卡”在胃里、醒在夜里
一、先讲一句“老话”两千年前,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写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专治“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换成今天的语言,就是:情绪低、胸口堵、睡不着、一点小事就心惊。方子的核心思路只有八个字——“郁则达之,...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7 1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