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抑郁症

抑郁症

  • 抑郁症服药:别让担忧耽误了康复之路

    在门诊坐诊四十余年,每当面对抑郁症患者,“这药得吃多久?会不会把身体吃坏?” 几乎是绕不开的问题。我完全能体会这份顾虑 —— 药物要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任谁都会多几分担心。今天,我就以一个老精神科医生的身份,和大家推心置腹地聊聊这个关键...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6 10:45:02
  • 总觉得心里堵、没力气?别只当“心情不好”,可能是肝郁在“捣乱”!

    很多人一进门就跟我说:“康医生,我最近总觉得胸口像压了块石头,堵得慌,对啥事儿都提不起兴致,饭吃不下几口,夜里还翻来覆去睡不着 —— 这是不是就是单纯的‘心情不好’啊?”其实啊,这真不是 “不开心” 那么简单!不少时候,是咱们中医说的...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5 14:34:10
  • 别把抑郁当 “心情不好”!身体早发求救信号,陈皮加 1 物,解郁安神超实用

    很多人对抑郁症存在认知误区,简单将其等同于 “情绪低落”“想开点就好”。但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精神心理疾病,当负面情绪长期积压无法疏解时,身体会率先发出一系列 “求救信号”,这些信号往往被我们忽视。你是否经常深夜躺在床上...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5 10:54:16
  • 行医四十载:抑郁症从非终身之敌,身心同调助你重归正轨

    “医生,我这辈子是不是都离不开抗抑郁药了?” 行医四十余载,这样的疑问时常萦绕在我耳边。每当此时,我总想郑重地告诉大家:抑郁症从不是需要终身对抗的 “敌人”,它并非意味着你 “病了”,而是你的身心已经疲惫到难以正常运转,向你发出了需...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5 10:44:24
  • 薄纸下的伤口:与抑郁症相处的温柔指南

    抑郁症患者的内心,像一张蒙着薄纸的创口:表面平静,实则一触即痛。旁人眼里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就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与其急着“治好”,不如先学会别踩雷。一、请把这三句话咽回去1、否定式安慰“你就是矫情”“想开点就好了”。效果...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4 15:21:34
  • 四味“解郁王牌”中药科学配伍指南——中医视角下的抑郁整体调治方案

    抑郁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而是全身气机失衡的警报。中医没有“抗抑郁”一词,却用“疏肝、养血、健脾、安神”四步,把情绪、睡眠、消化、月经一起拉回正轨。下面这四味药,临床最常用,也最常被误用——关键在“配伍”。先辨证,再组方,才...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4 13:44:06
  • 走出“抑”境:一张肝郁血瘀方,如何让患者平稳减停西药?

    ① 西药“压住症状”≠治愈很多人以为,只要氟西汀、舍曲林把情绪“抬”上去、睡眠“压”下来,抑郁症就算控制住了。可临床里,超过一半的患者在服药 6 个月后出现恶心、厌食、体重飙升、嗜睡、记忆力下降;一旦减药,低落、失眠又卷土重来,甚至比...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4 10:53:57
  • “吃药无效”的真相:3个动作让抑郁症恢复提速

    很多抑郁症患者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颗小药片上,结果却是:• 情绪依旧低落、夜里照旧睁眼到天亮;• 原来管用的剂量,越吃越像“安慰剂”;• 信心被一点点磨掉,人也越来越绝望。问题并不在于“抑郁症治不好”,而是方法没到位。结合临床大数据,我...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1 10:27:59
  • 抑郁症自救的“五要五不要”,科学+中医双管齐下

    “医生,我是不是太矫情才抑郁的?”——每当有人这样问我,我都会郑重回答:抑郁症不是矫情,而是一种有生物学基础、可诊断、可治疗的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真实存在。它源于大脑“情绪调节系统”的故障,是身体在拉响警报:我们需要停下...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31 10:45:27
  • 抑郁症不只是“不开心”!这些隐藏的躯体信号要警惕,科学应对方法看这里

    提到抑郁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情绪低落、不爱说话”,却容易忽略它的 “隐藏招式”——躯体不适。这些看似和 “心理问题” 无关的身体信号,不仅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生理痛苦,更可能因为被误判为普通疾病(比如胃病、心脏病),导致干预时机延误,...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8-29 14:20:42
  • 首页
  • 上一页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