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
压抑郁的五把“中医+科学”钥匙:一位从医30年老大夫的实战手记
1、动:让气血替情绪“打卡”中医说“久卧伤气”,西医说“久坐让海马体萎缩”。折中方案:每天30分钟快走,走到微汗、心跳略快即可。选阳光充足的时段,血清素+内啡肽双升,天然“快乐鸡尾酒”。2、吃:把情绪“吃”回正轨① 中式“开心餐”:小...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6 15:11:41 -
别让童年“情绪债”变成青春“抑郁单”——一位40年老精神科医生的实战手记
01 先给你三个数字《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指出:① 18岁以下抑郁风险检出率24.6%,是成年人的2.4倍;② 首次情绪障碍发病年龄提前到12.3岁;③ 就诊率却不足20%。一句话:孩子还没尝遍青春的甜,先吞下抑郁的苦。02 病根,常埋在12岁以前行医40年,翻过...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5 13:58:48 -
“指标正常”却痛苦不堪?——中医视角下的“郁证”破解指南
很多病人走进诊室时,已被失眠、心慌、乏力、周身疼痛折磨得形销骨立,还伴随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症状。可全套西医检查结果却显示“未见明显异常”。其实,这正是中医所说的“郁证”——身体在用疼痛和不适大声“呼救”:情绪堵了,气血...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2 10:45:50 -
门诊 30 年忠告:抑郁症越治越重?多半是踩了这 3 个 “致命坑”
在临床门诊坚守三十余年,我见过太多抑郁症患者满怀希望踏上治疗之路,却因误入歧途,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愈发严重。其实,抑郁症绝非不可治愈的绝症,但很多人在治疗中不知不觉踩中 “三大坑”,让康复之路变得坎坷。今天,我就结合大量临床案例...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11 14:19:10 -
自愈力才是抗抑郁的“王牌药”:3个零成本处方,把阳光、呼吸和脚步变成你的私人药房
01、别把“抑郁”全推给化学药片,你的身体里就有一家24小时药房。中医叫它“正气”,西医叫它“血清素、内啡肽、催产素”。名字不同,作用一样——让你爽、让你稳、让你睡得好。关键是:怎么把这家药房的大门打开?下面3个动作,一分钱不花,每天...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8 14:22:24 -
曲唑酮 VS 米氮平:抑郁症“安眠药”式抗抑郁药怎么选?——机制、副作用与人群一次看懂
同样的抗抑郁目标,不同的“打法”。曲唑酮和米氮平常被一起提起,却常被误用。下面用3张“速查表”,帮你快速看懂两者的核心差异,和医生沟通时不再“选择困难”。一、作用机制速览1、曲唑酮(SARI) • 主打:阻断5-HT2A受体 + 轻抑5-HT再摄取。• 临床...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8 10:51:35 -
别把抑郁当叛逆!中医用 “黄金果” 柏子仁,助青少年走出情绪阴霾
在四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我接触过众多被抑郁困扰的青少年。令人惋惜的是,不少孩子的早期抑郁症状,常被家长或老师简单贴上 “青春期叛逆”“抗压能力弱”“娇气” 的标签,未能及时重视,直到情绪问题愈发严重,才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事实上,...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7 16:03:04 -
30年精神科中医直言:抑郁症不是“矫情”,这样调,不用一辈子吃药
在精神科临床一线耕耘 30 余年,我最痛心的不是疾病的复杂,而是大众对抑郁症根深蒂固的误解。不少人提起抑郁症就眉头紧锁,觉得它是 “治不好的顽疾”,不仅疗程漫长,还容易反复发作,甚至笃定 “一旦沾上药就得吃一辈子”。但今天我要郑重地说...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7 14:13:50 -
战胜抑郁症:中西联合,多管齐下
在抑郁症治疗领域,存在着一个常见误区:不少人认为仅靠药物就能完全康复。事实上,药物治疗固然是抑郁症康复的重要基础,但如果仅依赖药物,而忽略以下三个关键方面,治疗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与之相比,采用中西联合治疗并重视这三点,将为抑...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7 11:01:44 -
四味药巧搭“开心方”,中西医结合助你击退抑郁阴霾
作为一名深耕精神科临床 30 余年的中西医结合大夫,我始终坚信,对抗精神心理疾病绝非单纯依赖药物堆砌就能奏效,唯有兼顾身心平衡,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状况。今天,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个历经临床验证的简易良方 —— 仅由四味药组成,却能精准切入抑...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9-06 14: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