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医精神心理会诊中心
电话:18311307806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疾病科普

  • 十年焦虑,一年破局:一位“老病号”的阶梯式康复实录

    “十年里,我看过无数医生,换过十几种药,头晕、心慌、整夜睡不着……”这是 46 岁的李女士走进诊室时的第一句话。她像大多数人一样,被焦虑症的“藤蔓”层层缠绕,越挣扎越紧。一、不是“快刀”,而是“剥洋葱”焦虑的根扎得深,我们就得一层层...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25 10:30:39
  • 从“阴天”到“暴雨”——一张图读懂抑郁情绪、抑郁状态与抑郁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今天好抑郁”几乎成了口头禅。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真正的抑郁并非一句吐槽那么简单。它像天气一样有层次:从短暂的阴天(抑郁情绪),到连绵细雨(抑郁状态),再到倾盆暴雨(抑郁症)。只有分清这三层,才能既不忽视问题,也不过度恐...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24 14:16:24
  • 谨遵医嘱,慎之又慎——氯硝西泮使用全指南

    氯硝西泮(Clonazepam)俗称“最强安眠药”,在我国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处方权、发药量、购药记录均受国家严格监管。它能快速抗焦虑、镇静催眠、松弛肌肉,但也伴随明显副作用与成瘾风险。以下信息仅供科普,任何用药决策都必须由具备处方权...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24 13:50:27
  • 痰去心明:四十年中西并治精神顽疾的“清淤”之道

    与精神分裂症缠斗四十载,我把它比作一场“泥石流”——“乱窜的邪气”裹挟“胶结的顽痰”,先冲垮心神的堤坝,再淹没理智的原野。患者于是坠入幻听、妄想的茫茫雾海。曾经有位二十出头的姑娘,夜夜被“外星人”追赶、被“鬼影”窥视。她惊恐地...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24 11:07:27
  • 焦虑的“隐形签名”:8个你可能每天都在做的无意识动作

    在高压、快节奏的生活里,焦虑常常不请自来。它不只停留在“心里慌”,还会悄悄写进我们的肌肉记忆和日常习惯。以下8个无意识动作,就是焦虑最常见的“隐形签名”。认出它们,是自我关怀的第一步。1. 反复确认门锁了3次仍要回头再拉两下;微信已读...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23 14:07:54
  • 停药不是终点:精神分裂症患者必须弄懂的3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在精神分裂症的长期治疗中,停药常被误解为“大功告成”。事实上,一次草率的停药可能让此前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复发。以下3个关键问题,医生、患者与家属都必须提前想清楚、做到位。——————————————一、什么时候才算...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23 11:03:20
  • 三把钥匙,一座桥梁:精神分裂症康复的“药物 + 生活”全攻略

    精神分裂症是一场“持久战”,药物是压舱石,却不是全部。如果只盯着药片,忽视生活里的“地基”,疗效往往大打折扣。下面三件事,是医生最想让你立即行动的“康复加速器”。一、规律作息:给大脑一个“稳压器”• 每天固定时间上床、起床,保证...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23 10:56:22
  • 不是结局写好了,而是我们一起写结局——一位40年精神科医生的告白

    “医生,您说句实话,这病最后会怎样?”四十余年,这句话我听了无数遍,语气里满是焦灼与惶恐。“精神分裂症”四个字,仿佛自带阴影:难恢复、易复发,好像只剩两条路——要么奇迹般地痊愈,要么终生与病魔缠斗。可我见到的真实人生,远不止两条...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22 13:57:02
  • 三副面孔的“黑狗”:医生最怕被忽视的抑郁陷阱

    1. 重度抑郁——“不哭不闹”的崩塌当患者不再流泪、不再抱怨,却出现表情呆滞、动作迟缓、连疼痛都漠然时,往往提示情感系统全面关闭。这是自杀风险最高的阶段,需要立即就医,而非误以为“想开了”。2. 阳光型抑郁——“完美微笑”的定时炸弹外...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22 13:34:41
  • 双相毒药:抗抑郁期间饮酒的五大陷阱

    一、酒精 VS 抗抑郁药:一场“敌我”较量抗抑郁药通过提升血清素、多巴胺等“快乐递质”来稳定情绪。酒精却直接阻断这些递质的合成与释放,等于把药物刚搭好的“情绪脚手架”一脚踹翻。更糟的是,两者都靠肝脏代谢。同时摄入,肝脏被迫“两班倒”... [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22 11:31:50
  • 首页
  • 上一页
  • 15
  • 16
  • 17
  • 18
  • 19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