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需要看精神科医生?科学应对心理问题的建议
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很多人可能会犹豫是否需要寻求专业帮助。其实,判断是否需要前往精神科就诊并不复杂,以下三条标准中,只要满足其中任意一条,我们都应该考虑及时前往医院,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一、自己感到痛苦
这种痛苦无关乎外界的标准和评价,只关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些不舒适感忍一忍就能过去,但对你来说,却可能引发极大的痛苦,比如恐惧、焦虑、愤怒、沮丧、悲伤、羞耻、失望、绝望等强烈情绪。如果这些痛苦的感觉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人际交往,让你无法正常地开展各项活动,那么此时我们就有必要前往医院,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二、他人感到痛苦
这里的“他人”,通常是指自己身边亲近的人,比如家人、恋人、朋友、交往密切的工作搭档等。在有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并不认为自身存在问题,比如不觉得自己存在性格缺陷,没有意识到自己脾气阴晴不定、为人多疑偏执、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存在幻觉妄想但自身无明显痛苦、对症状没有自知力等。但如果这些特质已经给当事人身边的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让身边的人感到难以忍受,那么当事人最好遵循亲友的建议,前往医院就诊。
三、引起明显的临床不适感或社会功能受损
有的时候,当事人内心可能并不觉得痛苦,其行为也不会给身边的人造成明显的困扰,但身体却总是会出现一些莫名的症状,比如头疼、胃疼、全身酸痛等,并且经过详细检查也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病变的原因。此时,就可以考虑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化症状了。此外,当事人还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退步、对工作和生活的兴趣缺失、情感淡漠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日常的工作效率、人际交往质量以及生活质量。正如感冒发烧需要及时去看门诊医生一样,心理问题如同身体疾病一样,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逐渐恶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困扰和危害。因此,千万不可讳疾忌医,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以防错过最佳干预和治疗时间,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如何科学应对精神心理疾病?
中西联合,标本兼顾
◆ 标本兼治,双管齐下:中医从整体调理入手,帮助恢复身体内在平衡;西医针对症状精准用药,快速缓解情绪反复的问题。既能治“标”控症状,又能调“本”防复发。
◆ 减少副作用,提高安全性:中药灵活配伍、针灸等能辅助降低西药用量(如减少头晕、肠胃不适、躯体症状等反应),尤其适合青少年儿童、老年人群和长期用药人群。
◆ 预防复发优势明显:急性期用西药快速起效后,辨证搭配中药巩固疗效,综合调节五脏六腑,比单一用药复发率降低约30%。
我是赵振海,一位深耕中医心理的精神科大夫。如果您正在被抑郁、焦虑、失眠、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精神心理疾病问题困扰,又不知如何处理,可以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免费咨询,24小时内会联系您详细沟通。